目前分類:1份工作11種視野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bns_1
  
  當我一位德國朋友,說他的妻子為了寫女性主義的博士論文,因此下海去荷蘭阿姆斯特丹著名的紅燈區當了兩年賣春婦,將自身的經驗寫成論文,還差點因為陷入毒品的深淵而無法自拔的數年間時,我覺得這種自我實驗的方式很激烈。我整本論文前前後後翻來翻去,內容雖然深刻,但是老實說對於這個行動,我並沒有太大的感動。

  約莫同時期, 我有一個在防治愛滋病感染的NGO工作的日本好友, 因為好幾年下來,一直覺得無法真的深入到需要推廣的使用者族群,所以決定自己下海成為應召女郎,讓自己每一次接觸到每一個客戶、每一個同業,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將定期檢驗還有安全性行為的正確觀念, 用自己的肉體作為宣傳單。她說她真心喜歡當性工作者, 大於做NGO工作者,因為她終於可以做到她深信覺得重要的工作,接觸到她最需要接觸的人。她這種離經叛道的做法,卻深深感動了我。

  我時常在想,這兩個人的行動,雖然這麼類似,同樣是高級知識分子因為自己的理想而去從事性工作,但是為什麼帶給我的感受,卻有如此巨大的差別。

  其實一直到現在,我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是我有一個粗淺的輪廓,那個區別,應該是工作裡面「愛」的純度不一樣。

  我德國朋友的妻子, 是為了寫出一份獨一無二、驚世駭俗的博士論文, 而去從事性工作。她愛的其實說來說去,還是自己。

  但是我那位日本朋友, 之所以決定從事性工作, 是因為她對於在NGO推廣效果不彰覺得挫折,而決定用她心目中覺得最有效的方法,來達成工作的目標,她真正愛的是那份她決定辭去的NGO工作。她從事的性工作, 是為了防止日本風化場所普遍存在的危險性行為,是一種看得見的愛。

  雖然帶給我的感受完全不同,但這兩個人都做對了一件不簡單的事,那就是她們對於自己的限制,認識得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如果不採取如此極端的手段,就無法將工作做好,無論那份工作是博士論文,或是對安全性行為的推廣。

  她們顯然對於自己的適才適用,也都有相當正確的理解過程,因為就像任何專業,性工作者不是任何一個人想做就能做好的,有很多外在和內在的條件。相對來說,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搞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與狀態,也未學習與成長,只覺得自己隨著年資增長,就可以得到好的工作與條件。性工作者所必須面對的現實,就絕對是一份徹底打破這個迷思的工作。

  她們每天都必須想著,這份工作是否很快就會被取代?

  更重要的是,面對知情與不知情者的嚴苛眼光,她們成就感的來源又是什麼?無論是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 或是推廣安全性行為的NGO組織, 都很可能不會認同、諒解她們採取的這種極端做法。但是她們為什麼還是要堅持做到底,就算身敗名裂、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反觀我自己選擇當一個作家,這份工作的成就感來源又是什麼?我需要回答的問題,包括這份工作可不可以養活自己?多久會有一部新作品?這份工作是否可長久?還有「產量」跟「產值」之間的拉鋸戰。以日本文壇的專業作家來說,無論大牌、小牌,只要想在出版市
場立足, 當一個專業作家, 就必須要有量產的能力, 沒有能力做到這點的作家, 就會被淘汰。認為可以花三十年的時間,寫一部傳世鉅著的作家,是不會得到出版社的青睞的。

  但是如果寫很多,大家都不喜歡,那又有什麼意義?

     慢慢地,我看懂了。

     那個曾經在柬埔寨當國際志工的A,在東南亞異國的鄉間,她可以做設計,可以做兒童教學,可以上畫畫課,自己好像是號人物,她喜歡那種感覺。但是回國後A很失落,因為自己再度變得「什麼都不是」。原來A跟那個為了得到博士學位而去從事性工作的德國妻子一樣,她們都不是真的愛她們所做的工作,她們只是愛上自己的獨特,因為她們害怕面對平凡的自己。一旦這個獨特消失了,這份工作就像嚼了很久的口香糖那樣褪去了滋味,突然只想找到最近的垃圾桶,可以趕快丟棄,然後重新上路。

  反觀日本NGO離職的朋友, 雖然她沒有NGO工作者的職稱跟身分, 但她卻因此找到了可以完成工作的獨特方式, 因此她非常愛這份工作, 她的另一半也全心全力支持她的決定。

  就好像住在屏東的印尼外籍配偶朋友阿妮,她原本在機構擔任社工員,因身心俱疲罹患憂鬱症而離職,最近她卻成功走出憂鬱症。在告訴我這個好消息的同時,告訴我她最近的新體悟:

  「原來我的工作可以看見愛!」阿妮有一天很興奮地傳私訊給我,「以前在社福機構,覺得我幫助外勞跟其他外配朋友,是一份任務。為了要寫報告,所以必須要做,報告要寫長一點的話, 就要多做一點。但是自從離開機構以後, 才漸漸發現, 我真的在做幫助人的工作。」
  
   同一天稍早,我注意到阿妮的臉書動態寫著:
  「今天星期天,約好跟曾經服務過他們的移工朋友見面。他們說要去海邊,身為姐姐的我,就帶著他們去旗津走走。」

  同時上傳的,還有十六張照片,照片中的印尼移工們,有人滑手機,有人吃烤魷魚,有人特地穿得很帥, 有人擺很帥的pose, 但是大多數相片中的他們, 還是在滑手機。阿妮似乎毫不在意,每張照片裡,她都是笑得最開懷的那個人。

  沒有在機構擔任正式社工職務的阿妮,露出久未出現的爽朗笑容說:「我現在很清楚我的身分,我陪伴在印尼移工朋友的身邊,我是他們在台灣的姐姐。」

  我一點都沒有懷疑,失業中的阿妮,已經找到了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因為那不只是一份名符其實的國際工作,同時更是一份看得見愛的工作。

1份工作11種視野_立體書+書腰_20150109  

本文摘自《1份工作11種視野:改變你未來命運的絕對工作術》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ns_1  
  我在網誌上,看到一位去考丙級廚師執照的家庭主婦,她說自己考照,完全沒有想要開餐廳的打算,只是在買魚的時候,至少可以跟老闆說「魚不用殺,我自己來!」時,那種小小的成就感。


  老實說,為了要學殺魚、剁排骨、拆家禽類的骨架,其實根本用不著花錢、花時間、花精力去補習準備國家廚師考試,只要跟魚販、肉販交代一聲就好了。所謂的「廚師證照班」和一般的烹飪課程很不同,廚師證照班的課程是為了考試而設計的,注重的是考試技巧,教的是考試項目的九十道菜,全都要從一把傳統的鐵鍋裡面變出來,不能用壓力鍋,或是不沾鍋這些豪華配備。有趣的是,去上執照班的學員,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有,從家庭主婦到醫生,老師到退休公務員,泰半都不是為了要開餐廳或當廚師而來。

  有了執照,如果真的要找工作,可以做什麼?

  應該可以當二廚。

  二廚是什麼?直截了當地說,二廚就是在廚房裡打雜的。大廚負責在鍋裡變出那九十道菜,二廚就在旁邊備料,從洗菜、切菜,一直到準備好下鍋需要的所有調味料,準備盛菜的食器,最後的裝飾擺盤,都是二廚的工作。

  我們都可以接受二廚是「不做菜的廚師」,卻沒有人會說二廚不是真正的廚師。所以,既然廚師沒有一定要做菜,為什麼我們卻覺得會做菜的人一定要開餐廳呢?

  既然會去考丙級廚師執照的人,有一半以上並沒有要當廚師,喜歡閱讀的人,當然不一定要去出版社工作。喜歡音樂的人,也不見得要去出唱片。為什麼只要考上了公務員、教師資格,無論是本人,還是身邊的親友,卻都覺得不管喜歡與否,考上就要去做?

  「興趣不等於工作時, 怎麼辦? 」這個時常被提出來的問題, 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答案。

  如果忘記「不是每個夢想都值得追求」這件事, 就會將原本生活中讓人覺得快樂的事情,變成一份不快樂的工作。

1份工作11種視野_立體書+書腰_20150109  

本文摘自《1份工作11種視野:改變你未來命運的絕對工作術

 

10806242_10152975393261826_7497018355357496370_n  

在博客來、讀冊、晨星、誠品網路書店購買本書,即可獲得【褚士瑩專屬行動書套】!

金石堂獨家!凡於金石堂購買本書,即可獲得【褚士瑩親筆簽名珍藏版】!

以上均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喔!

來去買書>>>

●  博客來

●  晨星

●  誠品

●  讀冊

●  金石堂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ns_1  

  我的朋友栩宇光本來已經準備好去法國工作的, 萬萬沒料到曾經在法國大使館工作的他,卻意外被拒簽,這個意外的轉折,讓原本的Plan A泡湯,於是啟動備案Plan B,在波蘭跟印度當中選擇。MTV電視台的印度旅遊局廣告, 將他的人生帶到印度加爾各答, 嚴格說來也只能叫做腦波很弱,不算什麼理性的選擇。又因為選擇住在背包客聚集的小旅館,巧合下認識了台灣朋友,將他的生命觸角帶到之前從來沒有聽過的「垂死之家」。看來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我一位香港時事專欄作家朋友林輝,說他在三十三歲那一年,因為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來, 決定放下在香港的一切, 去世界各地旅行一年, 他說自己原先有兩個腹案,Plan A還算是做點正事, 申請了去印度的大學念政治學碩士; 如果這個計畫不成功,Plan B備案就只是玩樂, 給自己長達一年的世界旅行。結果印度的大學申請石沈大海, 只好帶著粗略的想法(想去新疆、中東和南美洲),背起行囊向新疆出發了以後,結果行程大暴走,整趟旅程跟預想出入頗大。

  行程暴走的原因, 並不是錢用完了, 而是因為夠了, 從一開始就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沒做完自然也沒什麼失敗可言。如果非要用計畫達成率來說, 那麼這個Plan B也在失敗中落幕,但那一年,絕對是人生中最棒的壯遊年。

  我很理解那種心情,因為自己也跟林輝一樣,從十幾歲開始,人生遇到瓶頸就去旅行,既然不是第一次, 看來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所以到底去哪裡、做什麼, 身為一個旅行者的我,知道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大學時代我遇到學習的瓶頸,對於眼前看得見的平淡路徑極不滿足,於是想去活一段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當時本來有一個Plan A, 是去西伯利亞的葉庫題亞共和國學俄文、念葉爾庫茲克大學,Plan B是去埃及念開羅美國大學, 後來成的是Plan B , 而且我的「六日戰爭」論文最後潦草收場,但仿古莎草紙作畫,倒是有模有樣。

  當時說沒有些遺憾是騙人的, 回頭想起來, 其實我人生的Plan A基本上總是落空,成的總是那個備案Plan B, 就連不想繼續念本科政治系所, 特意申請去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念研究所,申請書也硬生生的被校方轉到甘迺迪政府學院,只好繼續念公共政策。所以後來我學會接受「人生不宜過度計畫」的事實,與其傲慢地認為我在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還不如做該做的一點準備,剩下的保持開放的心胸,一切交給命運的輪盤。

  這種態度,看似隨機,但其實人生就像銀河星系一樣, 總會將我們保持在適當的軌道上,沒什麼好擔心的。

  作者在職業欄上面究竟填的是「旅行者」還是「作家」, 去的國度究竟是土耳其或緬甸,其實都沒有關係。就像尼泊爾公民社會的關鍵字是「自救」,我們想為自己遇到瓶頸的人生去做一點什麼的時候, 無非也是一種自救。如果說巴勒斯坦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抵抗,那麼每次遇到人生瓶頸就去旅行的人生,當然也是一種對命運的抵抗,對生命的自救。

  所以無論是在旅途中的香港人,還是在馬來西亞的緬甸欽族人,生活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 約旦的伊拉克人, 還是在土耳其的庫德族人, 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一種抵抗, 每一個出走的願望都是一個自救的行動, 而每個人算不如天算的走樣規劃, 都是一個Plan B的人生。

  老實說,我挺喜歡Plan B的人生。總是心想事成的Plan A人生,肯定很無趣吧!只有戰戰兢兢走在Plan B的路上才會發現, 真正影響人生的, 其實根本不是我們做什麼, 而是我們的生命本質是誰。一個香港時事專欄作家,不會因為旅行到馬來西亞,就正巧遇到住在吉隆坡的緬甸撣邦難民;我也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小時候渴望成為農夫的台灣NGO工作者, 對於農事一竅不通,到緬甸卻接手撣邦一個有機農業計畫,不是全然的偶然。

1份工作11種視野_立體書+書腰_20150109  

《1份工作11種視野:改變你未來命運的絕對工作術》
(2月1日出版)

 

************************************

贈品圖  

凡於博客來、讀冊、晨星、誠品網路書店購買
《1份工作11種視野》,即可獲得【褚士瑩專屬行動書套】!

金石堂獨家!凡於金石堂購買本書,即可獲得【褚士瑩親筆簽名珍藏版】!

以上均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喔!

來去買書>>>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468 博客來

http://www.morningstar.com.tw/bookcomment-2.aspx?BOKNO=0714074 晨星

●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0822389177 誠品

●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35842 讀冊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1771033195&lid=search&actid=wise 金石堂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ns_1   

  最好的退休準備,就是趁年輕的時候,給自己「小退休」的機會,練習一旦自己完全擁有時間跟自由,要怎麼享用人生。

  「小退休」可以用很多種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出現。可以是年輕人的「間隔年」(gap year), 可以是青年的海外打工度假, 也可以是在職涯中脫離傳統朝九晚五、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一位原本在台灣是穩定的上班族, 工作了幾年後決定於二○一三年出發到韓國打工度假的讀者朋友,曾經跟我分享她的韓國經驗:

   「因為考慮到服務業多少會有業績壓力,不想在國外賺錢賺得有壓力,我選擇了沒有壓力、安全、又高薪的工廠。工廠大部分在京畿道,距離首爾才一個多小時,我在工廠工作了八、九個月,存了不少錢,中途還出國玩呢!當然我也很會花,因為韓國的化妝品、衣服真的很好買,又有一堆美味甜點。我現在把存的那些錢拿來繳學費,去語言堂上課,真的很開心又充實地享受首爾生活,我很開心自己撐過來,也感謝自己當初選擇先苦後甘是對的。」

   在年輕的時候, 有過這樣的練習,知道如何做選擇,就好像學會騎腳踏車,一旦學會了,無論中間有多久沒有再騎車,你的身體都不會忘記那種感受。在醫學上,這種記憶叫做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又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指關於技術、過程、或「如何做」的記憶,一旦內化,可以非常持久。除了騎腳踏車之外,鍵盤打字、使用樂器或是游泳都屬於程序記憶,通常不容易改變,且可以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啟動。

   聽起來雖然簡單,但是只知道理論上怎麼騎腳踏車(還不簡單?不過就是保持平衡,一直踩踏板嗎?)卻沒有實際上學習過騎腳踏車的人,在需要的時候,就不可能有這種能力。

   這是為什麼,在海外打工度假的人,學習的不只是年輕人的自立,同時也學會了退休後如何享用人生的方法。

 

本文摘自《1份工作11種視野:改變你未來命運的絕對工作術

 

1份工作11種視野_立體書+書腰_20150109  
《1份工作11種視野》預購開跑!

《1份工作11種視野》於1月22日開始預購!
預購贈品有兩種,給讀者雙重選擇!

凡於預購期間,在博客來、讀冊、晨星、誠品網路書店購買
本書,即可獲得【褚士瑩專屬行動書套】!

金石堂獨家!凡於預購其間購買本書,即可獲得【褚士瑩親筆簽名珍藏版】!

以上均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喔!

來去預購>>>

●  博客來

●  晨星

●  誠品

●  讀冊

●  金石堂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ns_1  

     如果你發現自己工作倦怠,每天雖然很忙,但說不出來自己究竟在做什麼,或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那麼你可能已經是「工作蛋白質缺乏症」的早期患者。
     
     明明是為了做點大事而開始這份工作,然而每天卻都覺得在做些雞毛蒜皮的瑣事,一天不知不覺就過去了,真正該做的那件大事,卻一直放在一旁根本沒時間做,那麼可能已經成為中度患者。

     要是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伸,而且放棄希望,開始接受「原來工作不過就是這麼一回事」,那麼你可能已經是重度患者。
  
  請問,當你吃便當的時候,會一口先把最喜歡的菜色吃掉,還是留到最後才吃?
  
  很多人選擇喜歡的東西最後吃的理由,是因為覺得如果一開始就吃掉最喜歡的那一樣,雖然很「爽」,但接下來的每樣東西,都沒那麼美味了。
  
  問題是當把其他東西都吃完以後, 原本好吃的東西放涼了, 變得不好吃, 或已經吃飽了,那麼再好吃的東西也變得不好吃了。
  
  這樣說來,無論先吃或是後吃,都可能會造成遺憾。

  如果按照我節省的個性,原本應該是會把最愛的菜色,無論如何留到最後的人,但是小時候發生的一件小事,卻改變了我的決定。

  有一年快過年的時候,我姊姊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剝瓜子,因為我們覺得剝瓜子很辛苦,所以要先苦後甘,將瓜子仁統統收在水果糖吃完以後的扁圓鐵盒裡,之後再來慢慢吃。

  結果沒想到父親下班回家,一眼看到我們姊弟坐在客廳,桌上放著兩盒剝好的瓜子,想也不想就拿起來往嘴裡倒,年幼的我和姊姊當場傻在座位上,隔了兩秒鐘,大哭起來,但已經來不及了。

  我們的哥哥,頭腦是我們三個人當中最好的,為了把好吃的東西據為己有,卻又想留到最後再吃,每拿到一個他特別喜歡的東西,無論是蘋果還是雞腿,就會在我們兩面前先舔一遍, 讓他要的東西上面沾滿了口水, 所以我跟姊姊就絕對不會去碰。但這一招實在也太噁心,從此以後,我和姊姊就變成會把好吃的東西先吃掉的人。

  我們從此每剝一顆瓜子,就吃一顆瓜子。

  每次一點點的努力,就會得到一點點的回報。

  回頭來說工作。如果週一早上進辦公室打開電腦,發現有三十一封未讀來信,其中有一封是很重要的未來策略討論,但需要花三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好好地完整地說明自己的想法跟建議, 另外有三十封只是例行性的E-mail, 每一封頂多花個五、六分鐘就可以處理。同樣需要三小時,你會選擇先回覆重要的那一封,還是趕快處理掉那三十封再說?

  回覆三十封信件,感覺上三個小時做了不少事,收到副本的同事、上司也都覺得你很忙碌,可是這些信件本身可能毫無價值,晚上睡覺以前跟家人聊天,才發現根本說不出自己忙了一天,到底自己具體在忙些什麼?這些信件,一半以上恐怕都是沒有必要的;不是因為沒有一套「早就該做的」有效管理系統而繞圈子、就是因為某個「大家都知道的」明明可以改善的環節,卻總是出錯,所以又在收拾爛攤子。

  總而言之,讓人既是煩,又是無奈。

  不只今天這樣, 昨天也是這樣, 前天、大前天也是這樣。認真想一想, 恐怕明天, 明年,後年,也一直會是這樣。

  「工作這件事,多麼讓人沮喪!」我不知道聽過多少次這樣的抱怨。如果關掉網路, 認真花三個小時, 趁週一早上頭腦最清楚的時候, 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完整地把自己的觀察,跟對未來的展望提出改革性的建議,說不定從此可以避免每天花三個小時在繞圈子,或是收拾爛攤子。

  就算建議沒有得到採納,經過這三小時的思考,還有後續的討論,可能會發現原來自己覺得很棒的建議,其實有盲點,甚至有一些考慮不周全的地方。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釐清舊的疑問,學習到新的想法。

  如果建議確實可行,只是很不幸因為某些現實的原因無法在這份工作中實現,也沒有關係,只要未來有機會,當自己成為那個可以帶來改變的人,已經知道未來該如何避免錯誤,就可以做得比現在更好。因為只有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才會有效果,否則勉強不來。

  換句話說, 要我選的話, 當然寧可選擇當那個在稻米一年一穫的鄉村, 雖然有些吃不飽, 卻沒有嚴重健康問題的孩子, 也不要選擇當那個在一年兩穫的村落, 明明吃了很多米飯,卻變得嚴重營養不良的孩子。

1份工作11種視野_立體書+書腰_20150109  

本文摘自《1份工作11種視野:改變你未來命運的絕對工作術》(2月1日出版)

1月23日開放預購!

凡於預購期間,在博客來、誠品、晨星、讀冊等網路書店購買本書,即可獲得【褚士瑩專屬行動書套】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凡於預購期間,在金石堂網路書店購買本書,即可獲得【褚士瑩親筆簽名版】,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褚士瑩 VS. 希瑟‧麥克艾利斯特 工作VS.夢想 
☆新書唯一座談活動☆
 

褚士瑩 VS. 希瑟‧麥克艾利斯特
11個改變自我的職場關鍵字

活動地點:台北市金石堂城中店3F講堂
活動時間:2015年2月11日(三)19:30-21:00
主辦單位:大田出版、愛米粒出版
連絡電話:大田出版 (02)25621383 、 愛米粒出版 (02)25622159

活動完全免費,採事先報名。

http://goo.gl/n6IT2S (報名網址)

【注意事項】
※活動完全免費請事先報名
※ 一份表單僅代表一人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ns_1  

  我常常跟對自己沒有夢想,但是想要透過工作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趣,或是想要過好日子的人說,所謂一份完美的工作,就像一場完美的旅行,是「用生命的熱度,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完全沒有提到「夢想」兩個字,因為我相信一個知道該怎麼找工作的人,就算沒有夢想,也能夠擁有完美工作。
  我說過一位叫做法蘭克的美國朋友的例子,他沒有什麼學歷跟專長,也沒有什麼夢想或是讓他瘋狂的嗜好,就像大多數人一樣,雖然從小就夢想旅行環遊世界,但因為距離現實生活太遠,而且老實說也不是非去不可,不去會死的那種強烈渴望,所以他高中畢業以後,經過簡單的職業訓練, 就開始當理髮師。對於理髮這份工作, 他說不上什麼喜歡不喜歡, 但是他喜歡跟人接觸,這點是他喜歡的。可惜因為收入不豐,不得不去洗腎中心找第二份兼職工作來養活自己,洗腎中心的工作,也說不上喜歡,但可以跟更多人接觸,這點也是他喜歡的。當然,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工作,只是為了謀生賺錢,所以他一面做兩份工作,一面在護校念夜間部,因為一旦拿到了所謂RN的正式護士資格,他的薪水就會高出一倍。
  其實除了賺足夠的錢之外, 法蘭克工作的快樂, 其實很簡單, 他想親眼看到接觸過的人,能夠露出笑顏。
  無論是剪一個很好看的髮型,看到鏡子的那一剎那,還是洗腎後暫時脫離病床,維持正常人生活品質的那短短幾天,對他來說,都讓他也跟著開心。可是他做這兩件事,沒有辦法帶給他更大的快樂。
  他想到自己最大的快樂, 應該就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去世界各地旅行吧! 所以他突發奇想,在終於拿到正式護士資格以後,說服了洗腎中心的醫生,用便宜的價格租用一套二手的洗腎設備,還有兩間在豪華郵輪上最便宜的普通客房,簡陋地開啟了全世界第一間海上的洗腎中心,讓那些因為需要一個星期兩次至三次回診所洗腎,早已放棄了旅行夢想的病人,能夠一面環遊世界,一面得到洗腎的維生服務。
  透過這份他自己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工作,法蘭克不但幫助洗腎病人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上,找到莫大的快樂,他也因此跟著郵輪上的病人,實現了從小想要環遊世界的夢。
  老實說,他從來沒有預期有一天,他這名來自美國鄉下,沒有學歷,沒有背景,家裡也沒什麼錢的普通人,竟然真的能搭乘豪華郵輪環遊世界,而且還是透過一份原本只是兼差餬口的工作,從此白天上岸旅行,晚上幫病人洗腎,每天工作結束的時候,累得頭一沾到枕頭就睡著了,但是他真的很快樂。我不會說我的朋友法蘭克是一個大人物,他從來就不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但是我相信他擁有一份比很多大人物更完美的工作。
  法蘭克的故事時常提醒我,有夢想的人生,沒什麼好稀罕的,因為如果夢想不能實現,帶來的痛苦可能比沒有夢想更大。可是一個知道該怎麼找到對的工作的人,就算沒有夢想,當然也可能擁有百分百的完美人生。

1份工作11種視野_立體書+書腰_20150109  

本文摘自《1份工作11種視野:改變你未來命運的絕對工作術》
(1月20日 開始預購!)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