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標_陳寧.jpg 

算不上是張愛玲迷,但近幾年,久不久湊一陣熱鬧,把她的書拿出來重看,隱約感到現在比從前更喜歡了。跟一個台灣前輩提起,他臉色一變,十分認真地提醒:「要當心,這是代表你老了。」前輩認為,張愛玲代表一種舊時代氛圍,上了年紀的讀者就愛耽溺其中,在那些細眉細眼的枝節之間流連忘返。他可是不張揚的張迷,卻以一副過來人口吻勸告年輕後輩,千萬不要耽溺在張愛玲花園裡。

後來我再細想,發覺自己其實不是因耽溺而愛,而是洞悉,或曰懂得。少時讀她還不懂,她的冷和不留餘地只令人心寒,唯有年事漸長,經歷多了,終於意會到不能言傳的世情和人性,就不得不佩服她的通透。

電影界我想到的是德國導演法斯賓達,十多二十歲看他的戲,只知道難受得要命,不知是甚麼卡在那裡。放在一旁,沉澱下來才慢慢顯影,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終究已是好些年以後的事了。年少的麥田捕手式憤世,是因為不理解,等到長大一點如果還憤怒,卻應該是了然之後的某種執著。

其實我不怕老。三十歲後明白老只是一種存在狀態,心境比身體重要,如何老去才是值得思考的訓練。有時看見少年時代迷戀過的文學呀電影呀各方文化偶像,後來老得挺不堪入目,氣質變了外表也庸俗得很,就暗暗記下備忘錄,以此為警戒線。同時也收集那些老得依舊優雅,甚至愈活愈年輕風采更勝從前的例子,一概存檔備用。

人的際遇當然不可說,實在也沒甚麼可做,但我總是想多做自己喜歡的事,少些怨氣,悠然看看世界,就這麼決定了。



本專欄連載結束,感謝支持!
請期待陳寧2011年新作《九月無風》
陳寧部落格:
http://blog.roodo.com/ningvil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