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標_02.jpg 

楊筱薇老師的《當自己最棒的英文老師》這本書提出了一生都受用的八大學習法。非常不同於一般的英文學習書,她提出從求生法當中,來練習單字;從回想個人的生命經驗,來學習語言;從辦一個party的心得,然後再分享出去,你將會學到更多更多......這八大學習法可以列印貼在桌上,當作每天的座右銘!!

1. 希望=夢想+噩夢
2. 意志力=對+錯
3. 目標=帶領+追隨
4. 競爭力=群體+自我
5. 純真=答+問
6. 耐力=持久+短暫
7. 愛護=分享+參與
8. 智慧=創造+解惑

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楊筱薇老師的故事!-【吊車尾學生,奪紐約時報教師獎】商業週刊.JPG

楊筱薇◎分享

語法天生說:邊說邊走


在電視影集裡看到眼美國總統的都習慣邊說邊走,跟秘書說、跟媒體說、跟幕僚人員說,因為語言的天生性,讓每個人隨時都在溝通每個語句交換的過程都有影響力。

人,生來就有天生學習語言的架構、模仿聲音、說話的順序,只是不知道動詞、形容詞等,很多人認為語言學習只在教室發生,我們溝通的方式跟戲裡的美國總統沒有兩樣,但我們生活在中文的環境,隨口就能說中文,為何英文學習跟使用卻是小格局的?

有學生抱怨自己的英文不好,我就告訴他,錯!你至少已經會說一個語言(母語),只是要花一些時間多了解另一種語言,你會認為英文不好,是因為你侷限你使用的空間,但如果以英文不好作為藉口,拒絕學習就很不可取,每個學習者應該抱持一種觀念:我不是要把英文學好,而是要花時間跟精力投資在新知識上,這樣才能繼續延伸下去。

我們本來就可以利用原本已經會的語言去認識其他語言。

從剛牙牙學語的階段,然後可以講出文謅謅的話,進而能夠讀懂中國文學,也都是用同一架構去了解,英文的過程也是如此,用進入生活領域的觀點去學習,而不是把它當成一門學科,這就是學英文的態度。

既然學習英文要生活化,所以你要想得開,關閉的腦筋是個空房間,你必須隨時有準備,如此語言才會發生。走路時要用英文和自己說話、談心,看看周圍身邊,英文其實已經在那裡了。誰說台灣沒有英文環境,只是你不用,你把自己的腦袋關起來而已。

如果把自己的學習環境變成三百六十度,久了之後就會被學習所愛。

以前我在台灣教英文,對象是兒童,我會教他們用英文背電話、地址,然後慢慢的就會成為習慣。以前我也會把中國郵報的頭條和台灣報紙頭條相同內容做對照,這也是自己營造的雙語環境的一種,出國念書前我就會自己營造雙語環境,包括房間內所有東西都能用英文說,習慣養成了,就成為出國的動機。

當時出國沒太多經費,只能唸當地語言學校,但我發現,英國的語言學校與台灣的補習班其實很類似,只是現場都用英文講,但離開語言學校後剩下的英文環境還是要自己營造,後來到美國也發現,當地的語言學校一樣和台灣類似,所以建議有心出國唸書的人,如果是考試用途,不必為了唸語言學校而飄洋過海,台灣的補習班不但能讓你快速了解、過關,目標也非常明確。

營造雙語說的環境,你可以從電影的中英文字幕開始起步,英文只差在倒裝句,透過學習自然就會有倒裝能力。運用了解中文語言,去了解英文,只要找出一個架構,了解語言怎麼成立的,把這個邏輯用在第二、三外語上,是有辦法學習的,我就曾用英文學習的邏輯去學法語、日文。

接著再營造與自己互動的行動教室。

我教英文時發現,同一語系的學生在班上都只講自己的語言,但三個月後可以一半母語一半英文,關鍵就在於可以把過去語言習慣,以英文方式變成日常生活習慣,營造一個空間,先用英文學過去從來沒有學過的知識然後再轉換成中文。

有些學生吃飯不知如何點三明治,我讓他們把生活中的需要放在課堂上,學習跟自己互動,遇到不會的單字查字典。我發給全班二十元,請他們利用這二十元餵飽所有人,於是大家開始討論,這個太貴,那個錢不夠……後來決定叫披薩,他們自己打電話點餐,把點餐該學的英文都學到了。

所以請給自己一個習慣養成吧!每天十分鐘就好,想想生活中你需要什麼?都把它轉換成英文,我從高中就養成這個習慣,試著找自己有興趣同時不討厭的事,這樣一來學習就不會倦怠,不會半途而廢、不會五分鐘熱度,以前我住大直,附近盛開一種亞熱帶植物,我覺得有趣,知道是麵包樹就叫breadfruit,我跟同學分享,所以學習不只是自己學,你可以告訴別人,分享出去,這樣你的學習就不只是學習而已,你更可以變成有影響力的人。

語言的發生要讓生活有樂趣,這樣學語言才有意思,所以沒事就用英文和自己談天說笑,學習英文的意志力就在這些日常中建立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tan編輯病 的頭像
    titan編輯病

    編輯病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