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凍筆.gif   

三月中旬的星期三晚上開始到誠品講堂聽日本建築。
本來沒有打算每星期都去,只想有興趣了解的建築師再去聽看看,可是去聽了丹下健三那一堂之後,我竟然沒有辦法不再去……內心有一種迫切感,想要趁此去追索、了解、探詢,可,那迫切感從何而來?

日文老師借了我一捲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孃》朗讀錄音帶,我把錄音帶轉成MP3,聽到最後,出現了川端朗讀伊豆的舞孃五分鐘的片段……深夜,耳機裡出現了川端的聲音,錄音那一天恐怕他有一點感冒,唸著唸著,會出現吸鼻的聲音,可,他是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領獎時演說了「美麗的日本之於我」的川端康成,是我第一次去京都時,朋友問我要準備什麼資料時,我回答說,讀讀川端康成就好……如果再更早一點,是開始讀日本文學時,在那一票喊得出日本文豪中的第一人……

而,那迫切感從何而來?

日本東北三月十一日發生地震,海嘯,直至今天,已經一個月。
這一個月之中,我在推特上新聞上以有限的日文持續注意關心在那個島上發生的後續,這是我的迫切嗎??透過跟日本任何相關的事物與朋友,追探每一條日本情結?

去年底是國家戲劇院的壓軸場,改編谷崎潤一郎《春琴抄》結合《陰翳禮讚》的偶戲,至今回味著舞台上的陰暗和情慾時而壓抑時而奔放的表現,不知為何讓人深深著迷,尤其深津繪理爆發性的聲音演出,教人難忘!

已經看完第三季三十五集悲壯的「龍馬傳」,幕府末期的年代,距離現在約一百五十年前,慘烈的武士精神,在時代的變化中是那麼悲傷,那麼諷刺,可是,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如土反本龍馬,在夾縫中去思考,去發現,去理解,企圖從暗中發出一點亮光。

四月五日產經新聞報導在宮城縣石卷市的醫院誕生了一名新生命,父母要將這孩子取名「浬(かいり)」,希望他「跨越困難,成為愛海的孩子。」

岩手縣十五歲的橋本,說要帶著在海嘯中死去的媽媽一起去甲子園,以前在盛岡練球時,媽媽都會準備點心讓他帶去,開朗樂觀的媽媽帶給他最大的支持……火葬那一天因為物資條件缺乏,沒有通知太多親戚,沒想卻來了將近一百多人來送媽媽,讓橋本深深感到媽媽存在的意義……

在推特上,每發一則與地震相關的事,很多人都會在前面加上【擴散希望】的字眼,從第一天開始,推友讓每發一則訊息都要成為希望的種子,擴散出去。日本殖民情結已經不是我這一代的包袱,於是我的文字養成與性格,細想起來,不可否認的確是一點一滴從日本而來。

我還在繼續追索與探詢,企圖找出更多日本所教我的事。

而今,我知道第一件事,就是【擴散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