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朗道◎著

人們常說「必須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掌握人脈才能步步高升」,因此,有的人一進入公司便汲汲營營於探聽誰是實際掌權者,而不思努力工作,打算抓住此一「繩索」一步登天。這種善於揣摩上意的拍馬屁專家在公司裡時而可見。不以自身的實力獲得肯定,經常大放厥詞並伺機而動的投機主義者們,往往被貼上不道德、沒有職業倫理的標籤。

即使善於拍上司馬屁,也無法達成得以發揮自身能力的績效,而若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並開創績效的話,無論走到哪裡,都將毫無立足之地。

勿混淆績效與人脈的前後關係

或許有人會這麼說:「現在時代不同了。即使我比別人差,能力略有不足,但我有實力堅強的同事及人脈,只要我對他們好一點,他們都會幫助我。」

在職場生活裡,最能混淆我們視聽的,就是「人際關係」這個名詞了。我的能力有限,所以接受別人的協助來展現績效?偶一為之尚可,如果落入常態,恐怕就無藥可救了。還不如將經營人際關係的時間,拿來致力於開發自身的能力。不要渾渾噩噩地度日,因為公司不會寬待能力不足的職員。

如果不愛工作,無法徹底展現績效,就只會一味地阿諛奉承上司,對上司無趣的話語拍手叫好,這樣就能解決一切了嗎?呈上咖啡或飲料,無條件認為上司能力最棒,這樣上司就會喜歡你嗎?


絕對不會。

反而會被烙上「那傢伙是個毫無實力,光會出一張嘴的人」的印記。上司會讚賞好好地完成「工作」且人際關係又好的人是個完美的人才,而想要遠離只會出一張嘴又拿不出「績效」的職員;因為光用嘴巴工作的職員,甚至會吞噬掉別人的績效。

若想拍馬屁,你愛怎麼做都行,但以拍馬屁累積起來的關係卻終將短暫如曇花一現。以拍馬屁維生的人不僅得不到績效,也難以在職場生活裡長久存活。

與上司的關係,「績效」是基本條件。有績效就會有人際關係,有人際關係未必會有績效。絕對不要混淆了績效與人際關係間的優先順序。

在拍上司馬屁之前,先正確地掌握自身必須做的事,培養開創績效的能力。與其當個「馬屁精」,不如配戴上「窮究事物本質者」的名牌吧!

 

以做事代替光說不練來開創績效的績效法

洞察事情的背景與目的

公司在面試新進人員時,假設面試官詢問:「今天早上看過報紙了沒?」他的用意並不是好奇面試者早上看了什麼報紙,而是為了掌握面試者的專長或對社會議題的關心度,以及自我開發的水準。因此,針對同一問題,相較於回答「我看○○報紙」的人,挑選回答「今天早上因為要準備面試,所以沒有看報紙,但平常我都會精讀○○報紙。最近我比較關心跟○○有關的內容,我認為未來可能會朝幾個方向展開。因此,若是這樣因應的話,似乎會比較有效。」的面試者,不是更加理所當然嗎?

同樣地,在職場生活裡,不能光講一些表面的客套話,必須洞察上司所要的真正「需求」,並思索如何獲取好的成績。把花心思在經營與同事間的人脈網絡,或是與上司間的表面人際關係的時間,用來具體記錄事情的原因、背景、完成事情時將是何種狀況等等。明確地將事情的背景與目的為何加以具體化後,整理出清單或摘要,然後再次向上司報告並說明;即使內容並不完善也無妨,就算只是概述也沒關係。

簡略地記錄事情相關的推動背景、目的、主要改善項目、執行程序、預期效果、需求預算等,並且跟上司一起討論吧!若能整理上司所言並提出你心中的疑惑的話,會有上司因而感到厭惡嗎?這樣的狀態非得一定要阿諛諂媚嗎?上司喜歡對事情懷抱著熱情者,更甚於拍馬屁者。

自我進行三個階段績效問答

為瞭解事情的本質,在此提出三階段的提問。

提問的順序非常重要。首先是「為什麼(why)」,其次是「什麼事(what)」與「如何做(how)」,依序提問。

「為什麼(why)」是針對「適當性」的質詢。必須思索上司為何想做這件事、此事的必要性為何、此事的目的為何等相關問題。

「什麼事(what)」是針對「策略」的質詢。思考一下到底該做什麼事、欲於有限時間內達成目標時,該具體執行哪些事情。

「如何做(how)」是針對「效率性」與「開創性」的質詢。必須思考在期限內如何有效運用時間,如何開創資源來使用,才能明確瞭解事情的本質。

--以上內容,摘自《這樣做事,換你挑老闆!改變你的工作命運》

023這樣做事換你挑老闆.jpg  《這樣做事,換你挑老闆!改變你的工作命運》
柳朗道◎著 李修瑩◎譯
 
寫給徬徨的社會新鮮人,也寫給努力做事但交不出成果的所有上班族!

並不是把屁股一直黏在椅子上,就能做出成果。
不要因為「認真工作」而感到自傲,能夠「切實工作」才值得自豪。
也不要被工作「牽著走」,而是要「領導」績效!

  

想搶先試閱《這樣做事,換你挑老闆!改變你的工作命運》最新內容嗎? 
熱烈歡迎你們來信至huikuchueh@morningstar.com.tw 
索取電子試讀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