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除了眼前的現實以外,還會有另外的可能性。在具體的生活層面上,則要把房子打掃乾淨,然後每一頓飯都吃得好,以便把日子過得有尊嚴,到了時候不會有遺憾。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我會永遠記得那是個星期五。我本來打算晚上炸雞塊吃的。可是,下午二點四十六分,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了。雖然身在離震源有兩三百公里的東京西部,那種震動是有生以來從沒經驗過的。在廚房,冰箱的門自動彈開,從裡面掉下一些食品來。廁所裡,馬桶的水都潑出來弄濕地板。更嚴重的是客廳裡養金魚的水槽,幾乎一半的水從上邊溢出來了。
當時兩個孩子還在學校,我馬上要去接他們。整理房子的事,全拜託老公了。可是,每兩分鐘來一次餘震,實在不容易走出門去。初中一年級的兒子先回來了。他說:「學校因為地震早下課。咱們家公寓的電梯都停了。走上十一層來好辛苦喔。」我自己就走十一層的樓梯下去,在離家不遠的路上遇見了女兒。幸虧全家四口都沒有事。
晚飯要吃的雞塊早就醃好。但是,餘震很頻繁而且相當大,我不敢開煤氣點起火來做飯,更何況用大量的油。於是臨時把菜式改為烤雞塊配馬鈴薯,用的是電烤箱。雖然味道稍微遜色於油炸的,但也不差,把紅酒倒入高腳杯放在盤子邊,算是一頓美餐了。只是不時發生的餘震讓我們無法忘記這是個多麼異常的一晚。餐室一角有中國古代的樂器編磬的模型,每次地面搖動,它都丁零丁零地響起來,乃無比優雅的警報聲了。
到了翌日,海嘯造成的損害之大,我們都透過媒體報導得知了。福島核電廠的狀況則是後來的幾天裡慢慢惡化的。週六在我家是打掃日。每週六上午,我都花兩三個小時打掃整個房子。震後第二天,餘震還未停,我也照樣從臥房開始,經過書房、廚房、居住室、洗澡間,一直到廁所,統統地打掃乾淨了。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認為關鍵在於保持日常生活,免得讓孩子們感到不安。當時已經聽到外面有許多心慌的市民跑去超市搶購杯麵、飲料水。幸好,我家冰箱裡有肉有菜,大米、麵包、乾麵等糧食也足夠吃上兩三個星期的。既然對未來沒有了把握,應該珍惜每一天的時光吧。
因此,把居住環境保持乾淨舒服比平時重要,一天三餐吃美味也更加要緊了。
這種生活態度,我其實是跟中國人學的。
我清楚地記得二十幾歲時候看鄭念(一九一五~二○○九)寫的英文書《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與死)》所受的震撼。在眾多文革回憶錄當中,給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那本書。作者燕京大學畢業後去倫敦念碩士,回到中國,在剛解放不久的上海任職於英國貝殼牌石油公司。她描寫當年過的日子,簡直跟歐美老電影中富家女人的生活一般,充滿著西方貴族味。我邊看書邊想像上海鄭公館像什麼樣子,應該是電影《飄》中美國南部豪宅那模樣吧?然後,有一天,她被紅衛兵抓去關在「牛棚」裡。那是滿地灰塵的倉庫。貴婦人被迫睡在骯髒不堪的環境裡,可怎麼辦?她呢,泰然自若地拿出衛生紙來,一張一張地貼在破床周圍,給自己製造了能忍耐的空間後,才心平氣和地閉目休息的。
多麼厲害!該說到底是上海人吧!從她文字,我學到了:有自尊心的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把日子過得有尊嚴。那樣子,即使她的肉體被紅衛兵約束著,她的精神並沒有被打垮,仍然保持著自尊心。而有尊嚴的日子,就是從乾淨的居住環境開始。
中國式思維很具體,因此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能發揮優勢。這一點對我這個日本人來說尤其有吸引力。我想起來林語堂寫過《生活的藝術》,就不外是中國式思維在西方文化裡盛開的一朵花兒。
某一年在多倫多大學,我同班同學裡有個新加坡華人叫陸美。有一天,我中午帶她回家,要做便飯一起吃。那是冬天而且是北國的冬天。但是說到便飯,除了三明治以外,我什麼都想不起來。「我們吃三明治好嗎?」我問了她。陸美沒有說什麼,可是我明白了她是不願意吃三明治的。「那麼,弄義大利麵吧」。這回她顯得高興。當我做好兩碗肉醬義大利麵端到桌上去之際,她清楚地說道:「吃熱的是享受」。那一句話,我後來牢牢記住,因為之前在日本和加拿大,沒有人教過我「吃熱的是享受」。我相信那是陸美受的華人家教之一部分。
我在人生道路上學到的中國式生活藝術可不少。關於吃,香港出身的歌星陳美齡則在一本書裡寫過:中國家庭重視飲食和教育,都是一旦攝取到肚子裡以後,誰也不可能奪去的東西。她說那是因為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動亂,人們自然知道了最重要的是什麼。相比之下,日本歷史也許缺少坎坷了,在生活哲學方面,沒有中國人那麼世故。
於是,每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去想如果是中國朋友們的話,會怎樣去對付?倘若事情牽涉到孩子們的教育,我參照的就是北京朋友YJ的經歷。她是我朋友中最聰明的幾個人之一,可是正規教育只受到十歲為止,因為那年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當初她是個小紅兵,十五歲就正式參軍,在部隊文工團過了幾年的表演生活;然後,轉到醫院去做免疫研究助理並嫁給醫生;改革開放後馬上到中國信託公司當秘書;生下女兒後單獨出國。我認識她的時候,她一邊在多倫多大學進修英文一邊在乾洗店打工;誰料到,兩年以後,就在加拿大銀行總部上班,如今是中國銀行的資深經理了。她的經歷告訴我的教訓是:有志者事竟成,社會環境、教育環境都並不重要。
三月十一日以後的日子,我都借用中國人的生活智慧過來的。中文諺語如「好漢不吃眼前虧,好馬不吃回頭草」或者俗話如「有得則有失」等都幫我起了很大的作用。當面對巨大困難的時候,關鍵在於擴大視野,告訴自己:世上除了眼前的現實以外,還會有另外的可能性。在具體的生活層面上,則要把房子打掃乾淨,然後每一頓飯都吃得好,以便把日子過得有尊嚴,到了時候不會有遺憾。
——以上摘自大田出版新井一二三《東京故事311》P48-53
新井一二三◎著
|
311之前 311之後 311之外 新井一二三身在現場,她向自己提問: |
購書資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