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創辦理事長 張良伊
二○○九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辦了前所未有的氣候變遷會議(Conference of Parties,COP15),儘管超過一百九十個國家與會,儘管上萬人加入多邊討論,儘管會議最後結果令人失望,但會場中意志高昂的年輕人,沒有放棄希望,他們集結、討論、行動:「世界的未來」,他們擔心未來會不會現在就毀滅。
那年,世界青年成功集結成立國際青年組織YOUNGO,為聯合國氣候變遷締約國綱要公約下,九大團體之一,具有與會、出席、發言、代表等權利,為接下來的青年行動,奠定深厚基礎。
那年,菲利斯才十一歲,已持續努力了兩年,終於站在聯合國環境保護署(UNEP)的會議中,成為下個世代的代表,在台上高呼「種樹救地球」的概念與重要;但不知道台下有多少「大人」聽進耳裡。
那年,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已二十一歲,舉起相機記錄的同時,我看見吐瓦魯老太太手持草蓆,和身後上百名的世界青年,為氣候正義、為下個世代發聲,不遺餘力;但我看到西裝筆挺走過的各國官員,昂首絲毫不見這些抗議者的存在。
那年,「Stop talking, start planting」運動,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發跡,爾後,受到許多名人、各界的支持,在世界各地,開始擴展,遍地開花;在台灣,也已有「氣候保護紀念樹設置活動」響應,帶動更多台灣在地行動。
那年,台灣青年第二次參加COP會議,當我們身陷轉播螢幕、和偌大會場的同時,我們體悟到:
「氣候變遷是不分國界、和青年世代息息相關的正義問題」。
那年,我們看到世界青年的可能、下個世代的希望;儘管青年缺乏資源,儘管經驗才正累積,但青年無懼氣候變遷的勇氣,讓我們決心肩並肩齊一行動;隔年,台灣青年正式籌組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TWYCC)。
去年,在卡達的氣候變遷會議(COP18)上,菲律賓的代表哽咽發言:「如果不是我們,那是誰?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什麼時候?如果不是這裡,那是哪裡?」世界青年們聽到非常感動,回應:
「如果沒有(氣候)正義,那什麼都沒有。」
今年,菲利斯,已經十五歲;我正邁向二十五歲;雖然我們在地球上不同的角落、雖然我們差了十歲,但我們在同一條路上,不斷思考更好的行動解決方案,從生活周遭各方面著手,從行動實踐不空談,為地球環境努力,讓社會朝永續邁進。
今天,為了不讓我們的下個世代,承受我們現在決定的後果,請和我們一起,成為未來的氣候變遷鬥士:「Stop talking; start ACTING」
未來,我們一起承諾:「不要成為那些漠不關心環境、空談的大人們。」
以上摘自大田出版《11歲男孩的祈禱:一起種樹救地球!》p4-5
菲利斯.芬克拜納 王琇瑩◎譯 |
文茜世界週報熱烈報導,德國最熱血的男孩, 那一年,菲利斯9歲。 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未來而戰。 從一個小小的班級,走到全校面前, 那一年,菲利斯11歲。 推倒一座座冒煙的灰色煙囪,樹立一棵棵綠色樹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