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美鈴(20歲)
二十世紀初,日本有個女詩人叫金子美鈴(Kaneko Misuzu),從二十歲起的幾年裡,發表了上百篇童謠詩,一度名氣相當大,卻由於個人生活中的不幸,僅僅二十六歲就自盡。後來的半世紀,她幾乎被人忘記,直到有個後輩在偶然的場合看到一篇老作品,深受感動之余,踏上了發掘她作品及生涯的漫長旅程。
經過十六年的探索,童話作家矢崎節夫終於聯繫上了美鈴的弟弟,原來是著名兒童劇團若草的創辦人上山雅輔。姐姐去世後五十年,他一直保管著她親手寫的作品集三本,總共錄有五百一十二首童謠詩。第二年(一九八四年),金子美鈴全集問世,讓很多人驚訝,因為半世紀前的淳樸作品,由後人看來都特別新鮮,奇妙地富有現代感。
1:美鈴的童謠詩
當初震撼了矢崎的那首詩〈大漁〉,如今常常在電視兒童節目裡播送,美鈴其它作品也登在小學語文課本上給全國的小朋友們朗誦,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
〈大漁〉
朝霞小霞
大豐收
大羽沙丁
大豐收
灘上熱鬧
如廟會
海裡卻為
幾萬條
沙丁要辦
葬禮了
〈魚兒〉
海魚很可憐
大米有人種
牛在牧場養
鯉魚在池塘
有人喂面筋
但是海魚呢
沒人照顧它
一點不調皮
這樣被我吃
魚兒真可憐
〈土〉
砰砰砰砰
被打的土地
成為好田地
生產好麥子
從早到晚
被踏的土地
成為好馬路
讓車子通過
不被打的土地
不被踏的土地
是否沒用?
有用有用,它
為無名花草
提供住宿呀
2:鯨魚的故鄉
金子美鈴(本名金子照 Kaneko Teru),一九0三年出生在日本山口縣,離下關市(舊名馬關)大約七十公里的仙崎村。她故鄉是很繁榮的漁村,正如《大漁》描述,當時主要捕沙丁魚;從十七到十九世紀曾為捕鯨魚的大基地。
美鈴作品中充滿的對大自然之愛,顯然受了故鄉民間文化的影響。位於仙崎村對面青海島向岸寺的「鯨墓」,埋有七十多頭鯨魚胎兒。漁民認為打大鯨魚是他們的生業,但是連纍了胎兒實在對不住,因而隆重埋葬而至今每年都為它們舉行法事。
〈鯨法會〉
鯨法會辦於春末
飛魚到來的季節
灘上寺廟的鐘聲
搖搖渡水面傳來
漁民都穿上禮服
往寺廟趕路時候
海上有條小鯨魚
聽到傳來的鐘聲
想念已經不在的
父親母親而哭泣
渡過大海的鐘聲
響到大海何處去
3:書店的女孩
美鈴家有哥哥堅助和弟弟正佑(雅輔是筆名),分別比她大兩歲,小兩歲。父親到中國營口負責書店經營,在美鈴三歲時候,客死於異鄉。一歲的弟弟到下關市的姨母(母親美智的妹妹)家過繼去,留下來的姥姥和母親則在仙崎大街上開辦了書店—金子文英堂。兩邊隔壁是酒店和魚店,斜對面有郵局。現在那條街已命名為「美鈴通」。
下關的姨父上山松藏開著好幾家書店,美鈴父親本來負責的營口一家也是分號之一,在大連、旅順、青島都有店鋪。他讓寡婦姨姐在仙崎經營一家店;一方面是為了給她提供生活手段,另一方面也有擴大生意的意圖。金子文英堂是仙崎村唯一的書店,經銷學校課本、普通讀物、雜誌、文具。連廣播都還沒有開始的時代,書店是當地的文化中心之一,金子家二樓亦為書法班提供場地。
雖然父親不在,金子家的生活並不貧窮。兄妹都七歲上了小學,美鈴更跟師傅學三味線(日本三弦)。和漁民孩子相比,書店的孩子聰明早熟,每年成績第一名,連年做班長。
〈書〉
除了我,誰有呢?
各種書,這麼多
除了我,誰知道?
中國印度的故事
不看書的孩子們
無知的小漁夫們
大家都去海邊玩
我一個人要看書
大人在睡午覺時
如今他們在海邊
衝衝浪呀,潛水呀
玩得快樂如人魚
人魚國的老故事
我在書裡看到時
想要到海玩去了
忽然很想玩去了
哥哥堅助六年制小學畢業以後就幫助母親做事,十五歲做了戶主。他雖然離開了學校,但是很熱心於自學;一會兒拉小提琴,一會兒製造礦石收音機,一會兒打起麻將,在漁村享有摩登文人的地位。美鈴則小學畢業後報考四年制女中被錄取,每天來回走六公里的路上課去了。同學們印象中的她是安靜好讀書的女孩子,仍舊每年當班長。
一九一八年,全世界流行西班牙感冒,下關的姨母不幸得病去世了。按照當年日本的習慣,上山松藏決定娶寡婦姨姐(即美鈴的母親美智)為後妻。美鈴讀女中四年級的夏天,母親再婚去下關;仙崎金子家只留下姥姥、堅助和美鈴了。
摘自 《我這一代東京人》 想要看更多內容請上 http://www.titan3.com.tw/hifum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