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7 中國時報【焦點鮮話題】   

中時報導.jpg 

李美雪◎報導
 
多年前,溫佑君誤打誤撞從學術研究轉入了芳療的世界;多年後,她也誤打誤撞地走進了文學創作的領域。目前是肯園國際公司負責人,專責芳療師訓練與精油研發的溫佑君,在《溫式效應》(大田)以前,其實從來沒有從事過、甚至想過「文學創作」這件事情。

談起最近出版的散文集《溫式效應》,起點來自溫佑君主動向中時人間副刊投稿的〈精衛〉一文。當時她以神話為主題,研發出一系列的精油產品,裡頭有滿滿的想法,卻苦無述說之門。

「我們的芳療裡有很多創新的、實驗性的想法要和大家分享。但是我們的社會已經習慣了『類型式的思考』,沒有辦法定義的東西,就沒有人想要討論,於是我就只好自己討論。」她說。

第一次投稿就受到注目

溫佑君第一篇「自己討論自己」的文章深受主編楊澤的喜愛,因為對作者好奇,於是約了溫佑君見面喝咖啡。沒想到那天咖啡店巷弄裡蜇蟹百合的香氣,又凝聚成溫佑君的第二篇作品〈台北的小巷花香〉。接著,她加入人間副刊「另一種專業」的專欄寫作。雖然多半都是在截稿時限催促下提筆,偶爾也感受到小小的壓力,不過,更多的時候是愉快而有趣的。就這樣,一個對芳療充滿熱情的靈魂,開啟了她的創作之路。

評論家南方朔將溫佑君的作品視為一種新型態的「香氣書寫」或「嗅覺書寫」,但溫佑君並不急著把自己定義成為文學創作者,她期待自己的作品誘發讀者重新去開發感覺、深化感覺。
 
誘發讀者打開感官知覺

生活在現代的社會裡,我們經常被迫接收大量的資訊轟炸、聲光刺激,以致於我們的感覺疲勞、麻痺了。於是,什麼事情都出現了「專家」。美食專家、旅遊達人,甚至居家空間布置也都有人幫我們設定好要「如何感覺」。溫佑君想要做的,只是單純地鼓勵讀者,我們還有很大的、更深層的感覺空間,可以試著不被這些「專家化的感覺」引導,重新去認知自己,認知世界。

雖然在《溫式效應》裡處處可見文學的滋養,不過意外的,溫佑君 在30歲以前,幾乎不讀純文學作品。她覺得自己是個線條較為剛硬的人,很難進入文學作品的情感世界裡,常常覺得「讀不下去」。直到學了芳療,觀察了許多個案之後,才漸漸能夠貼近、理解人身心的困難,於是才開始了「打開感官知覺」的閱讀。

形容史景遷具乳香氣息

談到喜歡的作家,溫佑君也給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那就是史學家史景遷以及翻譯史景遷著作的譯者溫洽溢。

或許是出自於對人類與世界的好奇心,溫佑君一直非常喜愛史學,她把史景遷的作品,形容為「乳香」的香氣,這是一種來自中東的樹脂類精油,初聞帶著樹木的厚實與堅毅,但是卻會漸漸散發層次,變化成樸實而溫潤的清香。這樣的層次變化,恰如史景遷把深厚的史學知識,變化成為流暢可親的文字;而溫洽溢的譯筆,更精準地用中文演繹了這股史學香氣。

芳療理念充滿哲學思維

《溫式效應》裡,溫佑君也談到第一次聞到乳香的感覺,就好像聞到了天堂一樣;閱讀史景遷,也同樣讓她感受到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溫佑君說:「這就是閱讀最大的樂趣,也是感官知覺最豐富具體的呈現,不是嗎?」

而溫佑君的所學背景,也幻化成一股清香,散發在她的工作和作品裡。她大學讀社會學,研究所時到了英國讀哲學。社會學幫助溫佑君 把人的處境拉到時代的脈絡下觀看;哲學則更擴及了宇宙亙古常存的思考,這些學術的養成內化在她的心裡,幫助溫佑君把人的處境拉到更宏觀的視野觀看,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生命圖像。

因此,溫佑君的芳療理念充滿了哲學性思維,而她的作品,在眾多養分的滋養下,也培育成一朵大器而清麗的花朵。至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香氣?溫佑君沒有明確的解答,那麼,就有待讀者打開感覺,細細品味吧。


*更多相關報導,請上http://tol.chinatimes.com/CT_NS/freectsearchlist.aspx?keyword=%b7%c5%a6%f6%a7g


【聽陳文茜專訪溫佑君  聊《溫式效應》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tan編輯病 的頭像
    titan編輯病

    編輯病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