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02

 

前言:

我去台北郊外造訪中央研究院,從南港展覽館站搭計程車約五分鐘的距離,研究大樓林立在綠蔭山丘下。雖然離市中心有點遠,但因外面長有茂密的亞熱帶樹木,建築物內的空調也起作用,感覺是很舒適的研究環境。

中央研究院於一九二七年成立於中國的南京,為中華民國總統府直轄下的最高學術機關,分屬在人文社會科學、生命科學、數理科學三大組別下,合計設有三十一個研究所。其中台灣史研究所是二○○四年才正式設立的新組織,目前有研究員二十人,全部都是台灣本省人。

我要採訪的吳叡人博士在戒嚴令下的一九八○年代,從就讀台灣大學時起便不畏「白色恐怖」的危險,當上大學民主化的學生運動先驅者,後來也成為台灣民族主義研究的權威。還將民族主義研究經典的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寫的《想像的共同體》翻譯成中文。聽說他和作者之間交往也頗深。安德森在書中提到:「隨著印刷技術普及,當讀到相同語言書寫的作品時,人們開始對自己所屬的國家有所想像,民族國家也就應運而生。」那麼一直以來總是存在多種語言的台灣,人們又是如何想像自己生活的社會呢?

 

與吳叡人談到「天然獨」的人生觀

 

「從野草莓到太陽花可以看出明確的連接軌跡。於野草莓有了經驗的學運人士之後又在市民運動和社會運動累積實力,進而支持太陽花的大學生們。所以才會演變成那麼大規模的運動。民主化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台灣已擁有成熟的公民社會。」

反對馬英九政權強行通過與中國簽訂有關服務業的貿易協議,大學生們於該年三月到四月占據立法院達二十四日,成千上萬聲援他們的民眾更是包圍立法院給予支持。占據立法院期間,數以百計的醫護人員和律師輪流提供照護和諮商,避免發生不幸的意外。最後學生們清掃完整個立法院才和平理性撤退,但失勢的馬英九政權無法力挽狂瀾,於隔年的選舉落馬下台。

「發起太陽花學運的他們是『天然獨』世代。是自然而然認為『台灣已經獨立』的戰後第三代。打從出生時起,台灣和中國就是分開不同的存在。自己是拿著印有中華民國(TAIWAN)的護照到海外旅行。既沒有一定要和中國統一的理由,實質上台灣也已經獨立一樣,所以也感受不到硬要獨立的必要性。上一輩是外省人或本省人根本無所謂。換言之,真正的世代交替終於出現了。」

說到這裡吳博士微微一笑。

之所以被稱為太陽花學運,是因某花店老闆從網路上看見立法院內有學生帶著向日葵,便主動捐贈超過一千朵向日葵到現場支持而來的。靠自己的力量贏得民主化的台灣人對於學生運動和社會運動絕不會抱持冷笑的態度。民主化不是只有選舉制度,而是涵蓋台灣整體的政治文化,才能形成不會只對上意唯唯諾諾的公民社會。

引發我個人感慨的是老友的小孩也參加了占領的行動。一九六○年代出生的老友就讀研究所時便參與野百合學運,之後也一直在改革派的媒體裡工作。就是像那樣的父母教出來的小孩或是吳博士的學生們,才會在父母、老師、社會大眾的支持下在立法院內力爭到底。

關於太陽花學運,我從台灣人的著作中讀到這樣的說法:「二○一四年乃是台灣的一九六八年。」歐美的學生運動如火如荼燃燒到極點的一九六八年,台灣仍處於戒嚴令下,人們害怕白色恐怖。經過將近半個世紀後,終於才敢發起對體制徹底說不的運動。而且不只由一個世代,而是由親子兩代共同參加。

之後的選舉,年輕人已受不了藍綠惡鬥,開始傾向投給過去幾乎不存在的無黨籍候選人。因為是穿白袍的醫生而祭出「白色力量」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能有高支持率便是一例。

誠如吳博士所言,用藍與綠、外省人和本省人、統一派和獨立派等對立解讀台灣社會的時代已然結束。使其結束的是世代交替和同時發生的中國抬頭。對於追求台灣獨立的發言和行動,中國共產黨強烈反彈的力道更甚於國民黨。一旦和龐然大物的中國正面衝突,肯定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另一方面,持有「台灣早已獨立」的認知至少其他人也無法出手干涉。所以「天然獨」雖然有點「天」,卻也不失為戰略優秀的生存方式。

 

二○一六年蔡英文當選總統開啟的第二次民進黨政權,外交上受到中國的強力打壓。和台灣有邦交的國家本來就很少,如今又一個接一個離去。同時中國還提供豐厚資金給統一派,並給予升學就業的機會拉攏年輕人的支持。國際情勢渾沌迷離中,利用網路打資訊戰的煙硝味也很濃厚。二○一八年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國不論從表面還是暗中支援國民黨的動作,顯然影響了選舉結果。台灣所處的客觀狀況實在無法樂觀視之。

儘管如此,台灣社會作為尊重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社會,每天總是讓人驚訝地正常運作中。那是因為說著同樣語言的人們都能明確地「想像」出一樣的共同體台灣。

離開之際,吳博士用他made in Taiwan的開朗表情在著書上寫下「天上大風」四個字給我。

「據說日本的良寬和尚看到小孩子因為風箏飛不起來而哭,就在上面寫了這四個字,只見風箏便乘著風遠遠飛上天空。」

 

 

我們與台灣的距離|立體書封(書腰)


我們與台灣的距離》⁣
寫給美麗之島的七封情書⁣
⁣
作者:新井一二三⁣
⁣
全台上市中⁣
⁣
博客來:https://is.gd/pFh506⁣
誠品:https://is.gd/kstxX5⁣
金石堂:https://is.gd/WEzEDh⁣
讀冊:https://is.gd/sAiAuX⁣
晨星:https://is.gd/gxPxG9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文01

 

「台南可說是台灣的波士頓。居民都很富裕,家家戶戶都會讓小孩學鋼琴或小提琴。」

聽到外省人A先生這麼介紹時,老實說我有些意外。

……(中略)

 

事實上外省人A先生「台南=波士頓」的說法是有一些根據的。

首先翻開世界史年表,為躲避宗教迫害離開英格蘭的清教徒們,搭乘五月花號抵達美國東海岸波士頓等現在被稱為新英格蘭州的土地是在一六二○年。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登陸台南則是在僅四年後的一六二四年。荷蘭人還從對岸的中國招募移民,用船運送過來,台灣歷史因此有了重大轉變。換言之,美利堅合眾國的歷史和台灣近代史幾乎是同一時期分別以波士頓和台南作為起始點。

 

台南也和波士頓一樣具有強烈的文化都市性格。

例如在全台灣有超過四十間店,也到香港和中國拓點,並決定於二○一九年進軍東京

日本橋的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是台南出身的企業家。一九八九年第一家誠品於台北開店時,除了寬廣的空間,更讓愛書人驚豔的是架上的書以藝術和建築類為主,而且品項齊全,包含許多英日文的外文書。書店不僅歡迎顧客隨意拿起一本書站著或坐在地板上閱讀,創立當時便已附設咖啡廳,如今甚至還設置紅酒吧。也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店鋪。始終堅持「尊重走進書店裡的每一個人」的經營文化,因此根據統計,平均每個台灣人一年會上五次誠品書店。

固然是理想書店,但若問如此經營方式能賺錢否,聽說是賠本的。然而工專畢業後因銷售餐廚設備事業有成的吳清友為貫徹「豐富台灣人的文化生活才有意義」的想法,據說仍不遺餘力援助誠品書店。因此當他六十七歲過世後,其故鄉台南市政府以其「體認到人文素養與藝術的重要性,打造出廣為華人社會知曉的書店模式」的成就審議認定為「歷史名人」。誠品書店創立於戒嚴令解除的兩年後,理想書店的出現可以說讓許多台灣人看到了言論自由的美好具象。

此外,台南還有奇美博物館,乃奇美實業創辦人也是李登輝前總統好友許文龍於一九九二年設立之台灣最大的私立博物館。矗立於九點五公頃的寬闊園區中,造型仿凡爾賽宮殿的奇美博物館,廣為人知的是收藏了上千把史特拉第瓦里(Stradivarius)等名家小提琴,可外借優秀音樂家使用。由於也收藏許多古樂器,該部門的收藏品絕對是世界頂級。另外,西洋美術、兵器、自然科學等部門的充實度比之國立博物館也毫不遜色。

聽說台南出身的許文龍,小時候最喜歡位於住家附近的台南博物館,那是一間不收費的小型博物館。可惜戰後因為國民黨政府的「北尊南卑」政策,使得「南部」文化狀況陷入停滯,於是他下定決心「有朝一日有錢了,要靠自己的力量開博物館」。許文龍高工畢業後,從事化工塑膠等實業,但因平日喜歡演奏小提琴而開始了樂器收藏之路。奇美集團基於許文龍要將古典音樂普及於台灣民間的想法,旗下也擁有交響樂團(奇美愛樂管弦樂團)。

企業家們的家鄉愛孕育出台南的文化土壤,在此潮流下據說台南人說的台語水準也很高。在台北,公家機關、學校、大企業的公用語言是國語,直到民主化後的今天仍持續未變。如此一來,有些人即便在家裡說的是台語,仍缺乏公開場所說正式台語的鍛鍊機會。相對地,台南的大企業連開公司會議都很理所當然地講台語。台北友人南下出差到該公司造訪後驚訝表示:「頭一次聽到水準那麼高的台語,嚇了一跳。」

 

(本文摘自    大田出版《我們與台灣的距離:寫給美麗之島的七封情書》)

 

 

 

我們與台灣的距離|立體書封(書腰)

 

-⁣
我們與台灣的距離》⁣
寫給美麗之島的七封情書⁣
⁣
作者:新井一二三⁣
⁣
博客來:https://is.gd/pFh506⁣
誠品:https://is.gd/kstxX5⁣
金石堂:https://is.gd/WEzEDh⁣
讀冊:https://is.gd/sAiAuX⁣
晨星:https://is.gd/gxPxG9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站摘文-4

 

將自己的人生當成故事看待,有個令人開心又重要的好處就是明白自己才是主筆,這也是長大成年最棒的一點。你再也不必聽從父母、老師的指示。

但是許多人一輩子照別人的規畫度日,真叫人扼腕。我們從小就奉命行事,沒有人告訴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便覺得悵然若失,很容易轉而聽從其他人的意見。

 

我為本書找資料時,問了許多人,請他們分享根本不存在的「最愛的」規則。著有《創業是人人必備的第二專長》又人見人愛的潘蜜拉.史蘭告訴我,「我認為所有人都該摒棄的就是『汝之成就由鄰人論斷』。我們往往渴望他人的成功,沒仔細考慮自己到底最看重哪些事情。然而羨慕他人的成功,註定以痛苦收場。了解自己,找出哪些事情能讓你真心感到快樂,再以此詮釋你自己的成功定義。為自己負責吧。」

說得好。

我們很容易就拜倒在別人的成功之下,忘記自己的初心。有人想改變世界,有人想賺大錢,或得到別人的尊重或出名。也可能是希望能從事志趣的自由。

 

我還滿欣賞克里斯.嘉瑞特30的定義:「成功就是過你想過的日子,每天醒來都很開心,身邊就是你想與之分享人生的人。」

另外一句也很棒,那就是巴菲特所說:「可以每天做自己樂在其中的事情,那就是終極的奢侈享受。」

那麼我考考大家,成功的反面是什麼?

我不是靈媒,但是我猜你大概會說成功的反面是失敗。

那就錯了。專業演講者喬.馬拉奇31精確點明成功的反面其實是什麼也不做。事實上,失敗也是成功的一環。喬認為,所有成功人士都失敗過,只不過很快就站起來。

有時我們認為跟隨成功者的腳步,就能避開失敗。我們痛恨失敗,痛恨輸。我們多數人無所不用其極,就是不想體驗上述任何一種。

學過騎單車的人都失敗過,至少摔過幾次。有時跌到你真想叫人行道閃邊,但是你一次又一次站起來,貼上凱蒂貓OK繃(難不成只有我?)拍拍屁股回到單車上。只要稍微得到提點,稍微堅持一下,你就會成功。

失敗並不有趣,但是坐在沙發上肯定學不會騎單車。

別忘了,你是你人生故事的主筆,你這部暢銷片的風格不由別人決定。而且我拜託你行行好,不要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做。

認定什麼是你心目中的成功,就放手一搏吧。

 

 

 

(本文摘自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打破框架,遠離成人乏味症》)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 書腰立體圖 300dpi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

1月21日 全台上市

博客來:https://is.gd/PNk0Iy
誠品:https://is.gd/TkrCsi
金石堂:https://is.gd/a9xeLo
讀冊:https://is.gd/USyeLP
晨星:https://is.gd/gxDEWw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站摘文-2

 

太多人依據月曆標示的節慶,才敢找理由慶祝。除非月曆特別標出哪一天,否則我們都不敢隨意辦派對。

月曆說今天是萬聖節,我們才敢變裝,才敢玩咬蘋果14的遊戲。如果月曆顯示這天是國慶日,我們才敢烤肉、放煙火。月曆顯示這天是除夕,我們才敢熬夜、戴怪帽子,用紙樂器吹出鴨子般的怪聲音。

其實不同於大家所想,月曆不該主宰你的人生。

繳完最後一期房貸,應該慶祝。

放假前一晚,應該慶祝。

 

聽到寶寶第一次放聲大笑,應該慶祝。

只要你覺得有理由,那就夠了。

靠,你大可以規畫自己的節日。要是你想大肆慶祝,甚至可以上查斯日曆15去登記,但是這絕非必要。

我在奧蘭多的演講認識某位小姐,她提到她住在舊金山的兒子。他為了慶祝自己的生日,到處貼告示說「六月一日是海盜日」。他在火車上、電線杆等公共場所張貼告示。等到六月一日,他便看到有人戴眼罩,裝扮成海盜的模樣。

沒錯,舊金山比其他地方古怪。但是我敢打賭,你在公司、社區甚至家裡也能得到類似的效果。

 

原來只要一丁點想像力、

幾張海報和些許勇氣,

就能創造你專屬的節日。

知道嗎?你甚至可以把節慶換到另一天,我認識的某個家庭就這麼做。

凱文和他的家人是我大學認識的朋友。他們積極參與我那個教堂的事務,那些人很棒,善良、熱心又大方。那對爸媽的婚姻生活令人羨慕,而凱文也讓我想到當年的自己,一個頂著棕色鬈髮又有點害羞的少年。

我們本來失去聯絡,但是因為神奇的臉書,又再度取得聯繫。聽到二十三歲的凱文正在對抗血友病,我不禁感到難過。他在德州對付病魔,但是癌細胞漸漸占上風,醫生宣布凱文可能只剩下幾週的壽命。

 

當時才九月,對於喜歡聖誕節勝過其他節日的凱文,這消息更是一大打擊。一家人心情沉重地回家,離開機場開車返家快接近社區時,他們看到奇特的景象。

那條街張燈結綵,歡迎凱文回家。楓樹上、大門口都掛著美麗的紅色蝴蝶結,鄰居家裡高掛聖誕燈飾和襪子,空氣中瀰漫著烤餅乾的香氣。後來凱文和父親彈吉他,領著親友在聖誕樹下唱聖歌。

 

太棒了。

後來凱文撐過「真正」的聖誕節,隔年新年才過世。他們一家人讓我見識到信仰和愛如何幫助人們挺過艱難的時期。至於我們應該哪天過萬聖節、感恩節或聖誕節?

他們提醒我,那也不重要。

 

所謂的月曆根本不完整,

每一天都是重要節慶,

只是多數日子該慶祝哪些事情都由你自己決定。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 書腰立體圖 300dpi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

1月21日 全台上市

博客來:https://is.gd/PNk0Iy
誠品:https://is.gd/TkrCsi
金石堂:https://is.gd/a9xeLo
讀冊:https://is.gd/USyeLP
晨星:https://is.gd/gxDEWw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站摘文-1

 

在不存在的規定中,最廣為流傳的就是行為應該與年齡相稱。

 

我猜,這句話的來由是某名女性看到丈夫觀賞足球比賽時拿鞋扔電視,又或者是某個高中老師受夠學生在教室裡丟小紙球。

規則通常都包含了常識。以這個例子而言就是:「別再耍笨,你這個白痴。」

問題是一旦開始遵守,這條規則就分崩離析。就像大家所說:「我不知道怎麼樣才像大人,我又沒當過大人。」再者,我還沒找到哪本手冊精準描述到了一定年紀該是什麼模樣。舉例來說,哪些舉止行為是從三十七歲進入三十八歲之後該摒除的?我六十五歲時就會突然把恆溫器設成攝氏三十八度、下午四點吃晚餐、抱怨現在的小鬼穿褲子是什麼德性嗎?  

 

顯然這條規則大有問題。

 

更糟的是這句話已經越界,把成人乏味症的鎖鏈套到許多人身上。為了要「行為舉止與年齡相稱」,舉凡被認定為幼稚的行為和態度,無論有用、沒用,通通都會被丟棄。我們更少大笑,聽到傻氣的笑話再也笑不出來。我們壓力更大,因為我們全副注意力都留給所謂的「重要」事情。我們不再樂觀,反而變得更「實際」(其實就是悲觀,儘管我們不肯承認)。

真可惜。

因為我們急於拋棄的特質,正好能帶給我們無比渴望的人生。刺激、熱情、別具意義,而且歡樂快活。

據說四歲小孩一天平均歡笑四百次,成人則約十五次。這個統計數字的來源和正確性有爭議,但任何一個傻子都能告訴你,只要講到每天歡笑的程度,小孩和成人之間的差別之大可是天文數字。

 

你希望舉止行為像幾歲?

你可能心想:「聰明鬼,我四歲時,一天大笑四百次當然簡單,當時我不用上班、不必付帳單、更沒有小孩!」

首先,謝謝你認為我很聰明。說真的,我要是和你較真就傻了。我們的確比孩提時期有更多的壓力和責任,壞消息是你已經長大成人,好消息就是你可以決定長大成年的意義。

老牌火球男薩奇‧佩吉6有個問題要問你:「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幾歲,你想當幾歲呢?」

如果你不快樂、疲憊、壓力大、無聊、沒有冒險精神,或感受到任何負面情緒,那就試著表現出相反的方式。快樂一點,表現得開心點。要有冒險的精神,要更大膽進取。

哲學家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聲稱:「一般人以為感情主宰行為,其實兩者相輔相成;意志較能直接控制行為,藉由規範行為,就能間接調整情緒,而情緒較不受意志影響。」

的確,與其靠改變想法來調整行為,不如靠改變行為去影響思考模式來得容易。

從現在開始,與其表現得成熟穩重,還不如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事吧。

 

 

(全文摘自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打破框架,遠離成人乏味症》)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 書腰立體圖 300dpi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

1月21日 全台上市

博客來:https://is.gd/PNk0Iy
誠品:https://is.gd/TkrCsi
金石堂:https://is.gd/a9xeLo
讀冊:https://is.gd/USyeLP
晨星:https://is.gd/gxDEWw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光向上誘導作戰

你也有這些疑問嗎?

我找到這件彷彿是為大阪婆媽們而存在的豹紋外套。

搭配緊身褲才是王道穿搭。

0114前.png

0114後.png

 

#重點

用披肩圍巾或亮色上衣
當作上半身的重點單品

女性的體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垂,於是全身的輪廓線就會漸漸模糊走鐘……

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作戰計畫,就是讓對方把目光向上集中,而忽視掉整體輪廓。
做法十分簡單,只要在上半身的穿搭上,製造吸睛點,讓他人的目光自然移向上半身。

這麼一來,連令人頭痛的「洋梨體型」,都能被對方忽略。代表性的目光誘導方法有三:
①上衣穿著醒目的顏色。
②用絲巾、領巾或圍巾等配件,強調脖子周圍。
③利用帽子、眼鏡等配件,加強他人對臉部的印象。訣竅是服裝造型要簡單,儘量讓別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被加強的重點上。

 

 

 

 

 

穿衣顯瘦立體書.jpg

 

《穿衣顯瘦》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is.gd/Rgu1Bu
誠品: https://is.gd/4xT8en
金石堂:http://https://is.gd/ch8WmO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一色穿搭作戰

不知如何搭配時,以單一色互搭準沒錯

0110前.png

0110後.png

 

「單一色穿搭作戰」是「長洋裝作戰」的應用版,

利用的是「上下身統一就能賞心悅目」的心理作用。

穿法十分簡單!上衣和下裝的款式可以按照平時的習慣選擇,只要將兩者的顏色統一即可。

簡簡單單就能給人絕佳好印象。
事實上,這個法則是誕生自我們部落格的人氣單元「變身前&變身後」的失敗經驗。

每當我們要拍變身前的照片時,只要將上下身的顏色統一,就NG不起來,無論怎麼穿,看起來都「挺美的」。

因為有過好幾次這樣的失敗(?!)經驗,才歸納出這項法則(笑)。
換言之, 如果想要「穿得好看」,那就「統一上下身顏色,以單色進行穿搭」吧。

配色上的一個小動作,就能讓妳瞬間告別土味,升級時髦CEO。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洋裝作戰

你也有這些煩惱嗎?

雖然衣服鞋子每一件都是經過精心挑選,但搭配起來,給人的印象卻是雜亂無章。
上下半身分開穿搭反而容易出錯?

0107前.png

 

重點01# 如長洋裝般以一塊布製成的衣服,保證能讓妳窈窕美麗

0107後.png

重點2#長洋裝作戰的裙和褲,長度越長越好

婚紗及和服可說是保證讓女性顯得美麗嬌豔的代表性服裝。

任何女生一穿上,都會立刻變得閃閃動人。
無論婚紗或和服,都是由一塊布料製成,這正是讓女性們顯得美麗嬌豔的原因。

服裝只要簡簡單單、上下身統一,就能保證讓女性看起來更加美麗,自然也會博得周遭的讚賞。

反之,「上衣」「下裝」兩段分開穿的話,就會將身體曲線截斷,這種穿法其實很吃虧。
「長洋裝作戰」無須限於特殊場合,平日也可使用此種穿法,讓自己輕鬆化身時尚佳人。
想要輕輕鬆鬆變美麗,只要選擇長度較長的洋裝、連身裙或連身褲即可。

 

 

 

穿衣顯瘦立體書.jpg


《穿衣顯瘦》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is.gd/Rgu1Bu
誠品: https://is.gd/4xT8en
金石堂:http://https://is.gd/ch8WmO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過回函卡,看到你對書的感覺、回饋、想對作者說的話。

//看完這本書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下方為2019.10月-12月的回函小禮物唷!

●高木直子四季小卡 一套

●Wawa迷你文具組 一套

●紅膠囊卡片

●《你今天笑了幾次?》可愛貼紙

●高木直子Run Run Run 只待

恭喜以下回函抽獎 幸運得獎者:

石○明
蘇○涵


本次活動線上回函、紙本回函各抽出一名。
還沒抽到的再接再厲!快加緊腳步看看書、寫寫回函分享心得吧~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衣顯瘦》沒有必要強迫減肥!只靠穿搭就能顯瘦五公斤!

「一上了四十歲,體型就急速開始走樣。」
「即使努力減重,體重還是下不來。」
「生過孩子後,體型、體重都變了,衣服怎麼穿都不好看。」
「過去穿起來好看的衣服,現在都不好看了,真不知道該穿什麼才好。」
「我想對現在的自己更有自信。」

熟齡女性和年輕時不同,擁有恰到好處的豐腴度,反而能散發出幸福女人的嬌媚。而且,我們不必實際瘦下來,光靠穿著方式,就能「顯瘦五公斤」,這種穿衣法則是真實存在的。

 


NG穿搭特輯:花卉印花如何穿搭?


許多女性從年輕時就很喜歡花卉印花,成了熟女後,仍忍不住買下這種服裝。

花卉印花有著不隨著時代褪色的可愛感,是女性心目中經典不敗的圖案。我個人也非常喜歡。

但是,請等一等!

若不隨著年齡升級妳的穿搭方式,花卉印花就很可能讓妳變成一個令人目不忍睹的「少女心大嬸」。

想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只要讓花卉印花遠離靠近臉蛋的上衣即可。

五十歲以上的人,傾向於信奉「上半身穿各種圖案,下半身穿百搭素面」的教戰守則,

但花卉印花正好相反。換言之,規則很簡單,只要記得「上半身素面,下半身花卉印花」即可。

這麼一來,妳身上的花卉印花,就會立刻升級成雍容華貴的成熟大人版。

 

(本文摘自 大田出版《穿衣顯瘦》P84-P85)

 

 


穿衣顯瘦:一分鐘從飄大嬸味變身時尚佳人》


博客來:https://is.gd/Rgu1Bu
金石堂:https://is.gd/HnFjso
誠品:https://is.gd/pC3FGm
晨星:https://is.gd/49QHcp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