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多禮拜網路世界的大新聞,應該就是Facebook改版這件事
身為網路世代的一份子,即使不斷碎念,拜託新的社群網站不要再出來,新的變革不要來,追不停真的很累……但還是得研究下,究竟馬克先生的團隊這次想玩什麼花樣
目前大多數使用者在FB的介面有變動的,應該是右側動態功能列、交友圈似於Google+可自行設定、訂閱功能、相簿呈現方式的改變等等,但我關注的是它下波更大幅度的改變-Timeline時間軸
它長這樣(圖為FB官方示意圖)
更「個人」化的介面,透過Timeline,你可以回顧自己在加入FB之後,交了多少朋友以及與他們的互動、何時何地「你」這個人在FB這世界裡做了什麼……將人生歷程透過不同的外掛程式,展現在
你的FB個人頁上
等等!在摸索這次FB改版的過程中,猛地感覺這概念似曾相識,這,不就是前陣子看的書稿,我們11月將出版的《活用一輩子筆記術》的核心思想嗎!?
「世界上唯一一本『我的書』。那是跟過去的自己對話」
《活用一輩子筆記術》這本書,不是嚴肅的教你如何作工作筆記或是學習筆記,作者奧野宣之希望藉由Lifelog這樣的筆記術,完整記錄過去的你「人生是怎麼活」,讓以往的自己不再消失於無形。
除此之外,當你重新瀏覽這本人生的筆記本時,因為是透過自我思想後所書寫下的文字,也就像在跟如今已經不存在的過去的「我」進行對話,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強項弱點,重整個人思緒。
甚至在讀這本書中,有段讓我增加了些自信心,也更積極的想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多記錄些什麼:
「我們過去在充實的生活中、豐富的經驗裡所孕育而成的心靈寶物,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
人生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知道。什麼什後會失去工作、什麼時候會大病臨身、家人會發生不幸,誰都無法預測。
當遇到人生瓶頸時,如果有lifelog筆記,就能回顧過去,發現:
「曾經幸福過的自己」
「曾經認真過日子的自己」
「曾經充滿希望的自己」
受到過去的自己所撫慰、激勵與鼓舞。
我認為確實擁有那些過往的體驗,從而建立出現在人格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強者。
而lifelog 筆記正好可以幫助我們建立那些「過往」,又是建立出「個人歷史」的感覺。
-摘自《活用一輩子筆記術》
不管是透過雲端科技如Facebook,或是像這本《活用一輩子筆記術》倡導的實體書寫、剪貼
都是想保存現在這個時刻發生的一切
儘管是再平凡不過的一天,也能品味箇中的趣味,或是檢討改變,並將這樣的心境與態度運用在之後發生的每一天
那麼也許就能像松浦彌太郎所說的吧,就算沒有成長也沒關係,只希望能天天常保新鮮!
【一週一次花襯衫放映SHOW】
雖是歌頌愛人的情歌,但卻如此簡單的歡樂與美好
有活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