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24 Thu 2010 13:54
安哲猜想【床底下的夢想】插畫個展
- Jun 23 Wed 2010 13:31
團團轉
第一次認識他們,是好幾年前日劇Orange Day
妻夫木聰用手語形容著薔薇花這首單曲,讓失聰的柴崎幸想像
朋友傳了個WORD檔,簡單整理他們的資料,並附上試聽連結,不做多餘的推薦
不慍不火的聲線,不那麼主流的旋律
「禁止時髦」是當年他們在京都成團時所訂下的規矩之一
乍聽時還真覺得悶極了
但他們的旋律卻三不五時在腦子裡盤旋
聽一次、兩次、三次……Quruli的音樂不知不覺融入我的生活
「生活感」
Quruli帶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此,如每天所見的風景般自然
*日本設計師古賀鈴鳴為Quruli所設計平面作品 (http://www.suzucafe.com/worksindex.html)

- Jun 22 Tue 2010 17:50
【得獎名單公佈】哪裡是你心靈受傷時,安歇的水邊?
謝謝大家對編輯病的支持
哪裡是你心靈受傷時,安歇的水邊?活動得獎名單,公佈如下:
#31 sadnesswei
#124 夏洛帝
#145 一瓶
以上三位得獎者可獲得《朵朵小語-安歇的水邊》一本
也請得獎者記得將你的基本資料(留言暱稱、真實姓名、住址、聯絡電話)mail至shiyun@morningstar.com.tw
信件主旨標明「我得到朵朵小語-安歇的水邊」即可。
- Jun 22 Tue 2010 12:35
2010島嶼火車慢遊【1】
六月的雨水特別多,斷斷續續大大小小下個不停。
原以為在幾天連續陰雨之後,上星期四出發日會有個好天氣,沒想到清晨五點多起床準備出發,拉開窗簾往外看,屋外又是場不小的雨。
無奈地,傘,還是得帶著。
這時發現紗門上掛著一隻黑黑的小生物,湊近一看……不得了,是隻小蝙蝠,張著牠黑色的翅膀,雙手雙腳一步步抓住紗門慢慢往上爬……
- Jun 21 Mon 2010 00:32
迷你版非誠勿擾
在土豆網第一次收看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節目。
畫面雖然模糊,但是參加節目的來賓言語犀利、直接,聽得我直呼不可思議,這是一個男女配對節目,先前已經因為內容與收視率鬧得風風雨雨,議論紛紛了,我久聞其名,終於開了畫面見識一翻。
台上二十位女性來者,個個年輕勇於表現打扮自己,碰上男性來者矯情造作的,或言語虛浮誇大的,不惜滅燈開麥克風直接說,我覺得你要的不是一個女性朋友,先把自己的個性搞清楚了再說吧……被修理的男性來者,是為了節目效果,甘願被批?還是批得有理?
- Jun 18 Fri 2010 10:00
埃及手機只響一聲
自從留學開羅的遙遠學生時代後,最近再一次重新踏上埃及的土地,有種近鄉情怯的奇異感受,不知道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心裡特別忐忑不安。
金字塔還在,人面獅身還在,金字塔下對遊客吆喝去騎駱駝的阿伯們也在,就連人面獅身像柵欄旁邊那家不搭調的Pizza Hut也還在,時光停駐在陽光穿透的細沙中,讓人在衝突中有種安心的感覺——埃及的感覺。
駱駝牽伕仍然一聽到附近清真寺定時傳來的叫拜聲,就突然拋下原本死纏爛打糾纏不放的觀光客,直奔沙漠上唯一那一小塊祈禱區,虔誠地膜拜,這景象我想幾百年來也沒什麼改變,但是唯一明顯不同的是駱駝牽伕們,不再試著跟觀光客聊天,大多一面拉著駱駝,一面面容沉醉地講著手機,那煞有介事的模樣,跟紐約華爾街西裝筆挺的路人沒什麼兩樣。
- Jun 16 Wed 2010 10:00
當我六十歲
有天與某君閒談,問:「老了會怎樣?」「就不獻世囉。」他答得輕鬆。我想了想,接話:「何止是不獻世,還想隱世呢。」
復又修訂,隱居而不隱世。當我六十歲,想過這樣的日子:
住的地方,要在郊外,見山見水。與大自然同呼共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朋友偶爾來探望,我也偶爾去探望朋友和前輩。有氣有力就去外地走走,但絕對不操勞。外地朋友也輪流來,住下並閒話家常。與鄰舍守望相助,得空串門子。做義工,跟村裡的孩子說故事。
- Jun 15 Tue 2010 10:00
在愛情裡面,我們都多了一個字......太空虛
七個月沒談戀愛的阿紫最近有個怪毛病,她總是在午夜十二點左右就自動醒來,而且腦海中還會幽幽地浮現食物的影子,有時是撒滿胡椒的鹽酥雞,有時是冒著熱煙的麻辣鴨血,反正就是一些讓她覺得當下非吃到不可的東西。那種強烈的慾望逼得阿紫只好在三更半夜騎著腳踏車出門,一條街連一條街地去尋找那些食物。
好不容易找到並且打包帶回家之後,阿紫一個人在獨居的小屋子裡拿出碗筷,卻一點也不覺得餓了,但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堅持,她還是默默地把它們統統啃噬完畢,然後帶著一個明明很飽脹卻又空虛無比的胃袋上床去睡覺,第二天再懊惱萬分地醒來。
「我是怎麼了?」阿紫不止一次地對自己也對朋友們發出這樣的疑問。
- Jun 14 Mon 2010 10:00
我已經不能想像沒有UNIQLO的生活了
如今在日本,從小朋友到老人家,大概沒有人不穿UNIQLO吧。我在大學的同事們穿,學生也穿,當助理的歐巴桑也穿......
二OO九年底要去南台灣一趟,原本的意思是在亞熱帶避寒。未料,朋友們紛紛告訴我:台灣的冬天跟日本一樣冷,得注意保暖。為甚麼?海島濕度高,我可以理解。南島沒有暖氣,我也可以理解。但是,聽說台灣冬天也開冷氣。這倒不容易理解(但是記得香港也一樣)。總之,該在皮箱裡裝保溫衣服,內衣,睡衣了。去哪裡購買?
若在三十年前,去住宅區的超級市場如西友、DAIEI,就能買齊全家人的衣服了。現在可不同。由於日本社會的少子化,一般超市都不賣兒童服裝了。但是去了百貨公司,東西不會便宜的。買一個人的衣服也許還可以。但是,為了全家四口人為期十天的旅行(而且在冬天)買大量衣服?絕對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