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日台文學-吉田修一《路》

 

未命名.JPG

點我知道更多關於《東京閱讀男女-新井一二三解開創作者的秘密花園》

 

    二○○二年獲得了芥川賞的吉田修一,十年後問世的

長篇小說《路》,在日本媒體上贏得很高的評價,而這部

作品竟是以台日關係為主題的。文學評論家田中和生在

《每日新聞》上連載的文藝時評裡,用「理想化的寫實主

義」一句來形容《路》,並說道:「看了這部小說,我
才發覺,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以後出生的『戰後文學』原

來已經結束了。否則作品中的一些內容不能成立。《路》

之所以帶來全新的感動,無非是這些內容造成的。」

 

    田中說的「這些內容」是指台日兩地人之間包括鄉愁

在內的深刻感情交流。作品裡有兩對主人翁:一對是二○

○○年代的日本女性春香和台灣男性人豪,另一對則是日

治時期台北高校的同學葉山健一和呂耀宗。二十一世紀的

年輕男女,讀大學的時候,曾在台北有過一面之緣,後來

相互交錯卻失去了聯絡方法。結果,出了社會以後,春香

來台灣從事高鐵建設工作,人豪則去日本做建築師,十年

以後才能再相見。他們之間的感情最初像愛情,然而隨著

時間的流逝和彼此的成長,倒發展成堅定的友情。葉山則

遣返回日本後六十年都沒有去台灣,一個因素是他曾奪去

了台籍同學呂耀宗的夢中情人而娶了她,並且當時還用傲

慢的詞語傷害過呂的感情。退休後晚年孤獨的葉山,碰巧

認識了人豪,在他的幫助下去台灣見呂耀宗。作品帶來的

「全新感動」不是年輕男女之間的愛情和成就所致,倒是

兩個老先生之間的懺悔和寬恕所致。


    我在通勤電車上翻閱《路》,看到末尾就忍不住流了

幾滴眼淚。吉田修一一九六八年出生於長崎,去過台灣多

次,顯然對當地的風俗人情很熟悉。在《文學界》雜誌上

連載了三年(二○○九∼二○一二)的《路》,可以說是日

本的年輕一代對《海角七號》的和答。


    儘管如此,看著《路》,我也不時地想起另一個年輕

作家的作品,乃溫又柔在二○一二年八月號的《昴》雜誌

上發表的<往音彼方>。她是從小在日本長大的台灣人,二

○○九年以<好去好來歌>獲得了昴文學賞。<往音彼方>以

去台灣東部的紀行文形式,講述了作者對國籍、語言、歷

史等的想法和情感。文中有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不少日本人對台灣景物天真地說出「好令人懷舊」一類的

話,作者對此感到強烈的不滿而寫:別隨便懷舊。說得也
是。因為令日本人懷念的原因不外是過去的殖民統治,在

「戰後文學」的語境中是不宜天真披露的。

 

    在《路》裡,我也發現了有幾個句子有政治不正確抑

或宗主國心態之嫌。例如,呂耀宗對葉山說:「我們台灣

人善於忘記難過的經驗而談著高興的記憶生活下去。這是

跟你們日本人學到的。」或者,春香在台灣「沒有身處異

國的感覺」。另外,田中指出來的「理想化的寫實主義」

其實也有點殖民主義味道。不過,就日本小說的台灣記述

而言,它似乎是劃時代的作品。過去的日本文學中,有過

邱永漢《濁水溪》(一九五四)、丸谷才一《假聲低唱君之代》

(一九八二)、津島佑子《太過野蠻的》(二○○八)等幾部有

關台灣的小說。不過,沒有「戰後文學」包袱的一代作家,

撰寫涉及到日台歷史的優秀小說,這確實是第一部沒有錯了。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bmp

 

    在泰國,剝下來的魚皮,不但不會扔掉,變成

炸魚皮,身價可高了。

 

    緬甸的小吃店,桌上都會擺著幾小包炸豬皮,

當作配麵額外付費的小菜,不但不是渣滓,還是豪

華的「加菜」。

 

    但是西方人,舉凡有骨頭的,看得出動物形狀

的,會辣的,出肥油的,有味精的,都是不能吃、

應該丟掉的東西。


    魚頭、魚腸、雞胗、鳳爪、牛鞭、雞頭等,這

些在歐洲人眼中通通都是垃圾無誤。就算做成乾的

狗飼料,也會被爆料說是無良的劣質品。


    在美國,一群朋友週末約了一起去吃港式飲茶,

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歡樂的是亞洲人,愁的是他們

西方人的眷屬,通常會自己先偷偷吃飽了再出門。

 

    「雞腳是踩在地上的,養雞場地上都是大便吧!

吃這種東西竟然要付錢,有沒有搞錯?應該是要付錢

給我才對吧?」


    「雞腳沒有肉,只有皮跟骨頭,到底是要吃什麼?」

西方人不解地問。

 

    雞皮。對了,怎麼能不提雞皮!

 

    西方人到了亞洲,看到一隻海南雞或是蔥油雞,會

覺得「幸好」整張肥滋滋的雞皮輕輕一剝就可以整個扔

掉,開始慢慢吃雞胸肉。

 

    「沒有皮的海南雞,要怎麼吃?根本不會好吃!」亞

洲人聽到雞皮被丟到垃圾桶「啪!」的聲音,會整個心一

沉,悲從中來。

 

    我一位台灣朋友,在臉書上po文說:「今天在市場買到

的豬腳『皮比肉多』!」還附了一張圖。

 

    我替他覺得很難過,可是過了幾個小時,文章底下很多

朋友的留言中,紛紛投出羨慕跟讚美,我才知道原來我朋友

的意思是「今天的豬腳買得很好!」而不是「可惡!被騙了!」

的意思。

 

    在英國約克夏郡南方,有一家每年我至少會去兩次的炸

魚薯條(Fish and Chips)老店,最近剛搬家,印象最深的是,

當我年紀很輕看起來像學生的時候,老闆總會問我:「要不

要一些scraps(渣渣)?」


    渣渣是炸魚柳掉下來的炸麵皮,老闆通常會掃在一邊。

顯然年輕人食量大,吃一份炸魚薯條不會飽,但是又買不起

兩份,所以老闆就給一些免費的油渣,填填肚子。

 
    這種時候,覺得英國北方人好親切,但是同時又覺得有

點淡淡的哀傷。

    「原來我看起來,是要吃渣的人啊!」


    結果到了我已經出社會很多年後,有一天老闆突然停止

問我要不要渣渣了。

 

    那一天我買的是「Fish and Chips twice」,就是兩倍炸

魚的意思。老闆一定是覺得,我已經到了有錢能一口氣買兩份

炸魚吃的地步,不需要再吃渣了。

 

    走出門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快樂地吹起口哨,好歹我終於長大了!

 

想知道更多關於 <美食魂>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旅行就是一種流動,

也讓更多的視覺流進來,

成為創作和生活的養分。

 

未命名.JPG

 

     或許是小時候常搬家的關係,長大後,發現自己一直在

尋找和童年相似的、流動而不經意的視覺經驗。旅行就是一

種流動,也讓更多的視覺流進來,成為創作和生活的重要養分。

 

    在三十歲前的幾次旅行經驗讓我學習了很多,那時去了希

臘、東歐、埃及⋯⋯不愛選擇看似先進漂亮、乾淨或安全的國

家,反而喜歡在視覺和文化上能帶來衝擊和落差,或者說是比

較有「異國情調」的地方。具有差異性的文化和視覺,能訓練

我們的眼睛,讓眼睛越來越銳利。一九九九年,和朋友去了希

臘旅行,看到很多符合一般人印象、藍屋頂白牆的的希臘式房

子,可是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許多細膩的細節存在於當地——

用石頭錯落拼成的樓梯、一些小路徑、從這戶人家的院子可以

看見隔壁人家的院子,以及希臘房子的「特定比例」。這些特

定比例出現在窗戶、建物的邊緣,雖不起眼,卻構成了當地的

特定氣氛。

 

    回到台灣後,很常看到所謂的希臘風建築出現在海邊,但,

並不是有藍頂白牆就叫希臘風。風格是由許多特定細節形成的,

不只是把牆刷白而已,還包括不規則的牆面、圓弧形的倒角、稍

微歪斜的凹洞⋯⋯一般人在模仿時,不會看得這麼仔細,只要漆

了白色和藍色就說是希臘風,但希臘建物的細節和精神,其實是

沒學到的。

 

未命名.JPG

 

        點這裡了解更多>>>空間練習題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頭來,所謂的「道地家鄉味」跟好吃不

好吃,其實關係不大,唯一有關係的,是

那份對於食物的情感。

   

    我可以理解在台灣工作的印尼人,為什麼會嚮

往對台灣人來說一碗平凡無奇的印尼牛肉丸湯。

 

    因為當我夏天人在柏林時,每逢週末無論如何,

也一定要去Preußen-Park(普魯士公園)趕赴泰國市集。

 

    有人無酒不歡,我卻是「無芒果不歡」的人。在

柏林,只有到普魯士公園去,才可能吃到道地的芒果

糯米飯(ข้าวเหนียวมะม่วง)。

 

    在歐洲,要吃到像樣的芒果,是很難的事,因為

當地超市能找到的,通常是進口自巴西、墨西哥的愛

文芒果,為了長期運輸跟上架販賣,所以都很青就收

割、浸泡藥水,完全沒有芒果該有的香氣,甚至就算

擺到爛了也可能不會成熟。就算很幸運挑到成熟甜美

的,但是愛文芒果偏酸,果肉纖維又多,拿來做芒果

糯米飯,其實並不好吃。

 

    每到假日就會變身成「小泰國」(Thaiwiese)的普

魯士公園裡,有一個泰國婦人,總會每週不惜重金從曼

谷空運兩箱果肉細緻無渣,香甜不酸,據說因為帶著一

股淡淡的水仙花香氣而得名的金黃色「水仙芒」(Nam Dok Mai),

拿來當場削芒果,搭配她用整枝翠綠的香蘭葉和椰漿煮

成的糯米飯,裝在樂扣盒子裡,一份十歐元。價格雖然

高,我卻總是毫不猶豫,看到必買。

 

    「是不是!」芒果阿桑會揮著水果刀,得意洋洋地

看著我吃下肉質綿密而多汁的水仙芒,跟帶著強烈香蘭

和椰子香氣的糯米飯時,第一口的滿足表情。「是不是

跟你在曼谷吃到的一模一樣!」

 

    其實我居住在曼谷的時間,算起來可能比柏林普魯

士公園裡賣芒果的阿桑還長,我吃過真正好吃的芒果糯

米飯,也很可能比她吃過得更多。但她引以為傲的,是

故鄉記憶裡揮之不去的味道,那對故鄉土地思念的濃度

和厚度,是我永遠無法比擬的。

 

未命名.bmp

 

我也想要擁有美食魂>>>點這裡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負面為正面!

職場、上下班的捷運上、街頭的擁擠人群中......。

上班族有時候就是會因為自己或他人,而感到焦躁,

凡事都往負面想。

這種時候,請試著將負面用詞轉換為正面,

如此一來,眉頭就不會緊皺,心情也變得輕鬆喔。

 

未命名.bmp

 

未命名.bmp

 

想了解更多>>為工作寫讚美日記:每天這樣寫每天進步一點點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畢竟「好吃」,本來就不是件理性的事,
所以不要管別人,就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

好好享受食物吧!

  

  我是一個喜歡吃的人,甚至到了朋友們開玩笑稱為「吃貨」的地步,但我並不喜歡評論食物,很少看別人寫的食誌,不在乎米其林餐廳的評價,也不怎麼跟所謂的美食評論家往來。因為我相信「吃」是一件私密、個人、主觀的經驗,就像戀愛一樣,沒有人有權利告訴另一個人應該怎麼吃。我愛不愛,覺得好不好吃,不需要別人規定。

 

  禮尚往來,對於別人喜歡怎麼吃,我也盡量閉嘴。

 

  你說麥當勞那個什麼堡好吃,吃吧!


  覺得那種紅紅的蟹肉棒好吃,盡量吃吧!


  那家什麼黃金比例的茶好喝?請喝吧!


  只要別邀我一塊兒,你想怎麼樣都行。


  我剛到波士頓念書的時候,有一回跟愛爾蘭裔的當地朋友全家去中國餐館吃飯。我這朋友的老媽媽,一壺熱茶上來,她立刻就熟練地倒了半杯,然後拿起醬油罐子,朝茶杯裡倒了半杯。我還來不及阻止,坐在老太太旁邊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也照樣這麼做,然後兩個人乾杯,就這樣把醬油泡茶喝下去了。


  「啊!」我張大了嘴巴,驚訝到說不出話來。


  「怎麼了嗎?」喝完以後,兩個老太太又開始調第二杯。


  「妳以前這樣喝過嗎?」我試探地問。


  「中餐館的茶本來就是這樣喝的啊!你不知道嗎?」老太太理直氣壯地說。


  原本我要說的話,就又通通吞了進去。


  我想到德國人在餐廳喜歡點Spezi配飯吃,這種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飲料,其實就是可樂混芬達。

 

  搭德國漢莎航空,飲料餐車經過時最大的文化衝擊,就是十個乘客有八個會理所當然地點Apfelschorle,空服員東調調西調調,交給乘客,每個德國客人喝了這看起來像香檳的飲料,立刻就都露出像嬰兒般放鬆的表情。


  「這是什麼神奇的東西?我也要!」


  結果根本就是蘋果汁跟氣泡水以各一半的比例混合的「蘋果氣泡水」。這種其他人一聽就會覺得不好喝的東西,卻是很多德國人從襁褓時期就開始喝的必備飲料。


  後來我才發現,德國人真的很喜歡把東西摻在一起喝。像是可樂摻啤酒,叫做「Diesel」(柴油)。雪碧摻啤酒,叫做「Radler」。芬達摻啤酒,就變成「Alster」。雖然我心中很懷疑,這種混合飲料真的好喝嗎?但是無論怎樣,也絕對比熱熱的醬油茶好喝。然而喝醬油茶的愛爾蘭老太太,一定會覺得台灣的豬油拌飯,還有滷過的鴨舌,那才叫做噁心吧?


  每年「國際小姐」(Miss Universe)選美比賽都會在日本舉行,體驗傳統日本茶道,也是各國佳麗不可或缺的行程。很多亞洲人從小就是「抹茶控」,覺得抹茶無論摻進任何甜點裡都會超級美味。我看著電視上的某個非洲國家代表,在攝影機前面皺著眉頭喝下去以後,記者問她有什麼心得,這個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嚐過抹茶味道的黑人美女,對於抹茶的味道顯然非常震驚,而且不是好的那種,感覺上已經快要嘔吐了,但在攝影機前面又要想辦法想出不帶負面的評語,於是她勉強擠出半個笑容,說出了我永遠無法忘記的世紀經典抹茶讚—


  「抹茶......嗯,我好像可以嚐到整個海洋,全都濃縮到這一碗裡了。」


  說完捂著嘴、捧著心,不知道跑到哪裡,鏡頭這時立刻匆匆轉去訪問另外一位佳麗。電視機前面的我,簡直要笑翻了。


  我在美國紐約有位非常愛咖啡、也很懂咖啡的朋友,每次都特別交代我從台灣,向一位賣咖啡的朋友,買幾磅咖啡豆給他,因為那是他喝過最美味的咖啡之一。


  匪夷所思的是,這朋友指定要的是「耶加雪夫」(Yirgacheffe)。老實說,我也覺得耶加雪夫咖啡挺美味,畢竟它曾經是衣索比亞王室專屬的咖啡。但是為什麼來自衣索比亞耶加雪夫霧谷的咖啡原豆,千里迢迢運送到台灣的雲林,經過我進口的朋友淺焙之後,再讓我搭飛機帶到美國東岸,會特別好喝呢?這已經完全不是理性跟科學可以解釋的事。


  有時候,我在日本會去平價的「丸龜製麵」吃烏龍麵,點麵的時候選擇湯麵、生蛋拌麵,或是沾麵的基本類型。拿到一碗沒有經過調味的清烏龍麵,任何醬汁配料,生薑末、蔥花、芥末、白芝麻,配菜天婦羅要吃炸蓮藕、炸蝦,還是塞起士條的炸竹輪,要冷的還是熱的天婦羅沾醬,甚至要吃乾的還是湯的,都自己在旁邊的自助料理檯決定。所以這一碗麵,忠實反應了吃麵人的性格跟喜好,每個人都可以吃到自己覺得好吃的烏龍麵,而不需要接受廚師的標準。我認為這是「丸龜製麵」之所以能夠在夏威夷、曼谷、甚至莫斯科都成功,比廉價更重要的原因。


  畢竟「好吃」,本來就不是件理性的事,所以不要管別人,就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好好享受食物吧!其實,德國的蘋果氣泡水配雲林的衣索比亞耶加雪夫咖啡,還真的滿好喝的。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美食魂:全世界都是我的餐桌》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藍色的西裝搭配
黑色公事包、鞋子、皮帶等組合,
會給人神采奕奕且清爽的印象。

 

  配色可以大幅度改變給對方的印象,政治家的領帶最典型了,第一印象好的人,都戰略性地利用顏色。


  走在流行時尚尖端的義大利裡,有個「Azzurro e Marrone」(藍色&栗子色)的流行時尚界的用語,這是指「深藍和栗子色」的組合,是義大利男性最基本的配色,例如:深藍色西裝搭上褐色的公事包、鞋子、皮帶等組合是王道。對亞洲人而言,「藍色和褐色」的組合也不錯,不過這種組合的話,「隨興」的要素太強,有點不好穿出適合自己的感覺。


  我認為對亞洲人而言,「Azzurro e Nero」(藍色&黑色)的搭配比較好,就是「藍色和黑色」的組合,例如:深藍色的西裝搭配黑色公事包、鞋子、皮帶等組合。這可能讓人覺得太普通,不過會給人神采奕奕且清爽(有朝氣)的印象,最適合日本的工作場合了。流行時尚的初學者先盡情使用「深藍色」和「黑色」的搭配吧。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一流男人,就該穿對衣服》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谷崎潤一郎《痴人之愛》與山田詠美《賢者之愛》

 

    說到谷崎潤一郎,外國朋友們一般都當他是《陰翳禮讚》

和《細雪》的作者,換句話說是日本傳統審美學的守護神。

可是,日本人對他的印象是稍微不一樣的。此間所謂「大谷

崎」之所以很「大」,因為他善於把通俗性主題和藝術性形

式在崇高的水準上融合為純文學佳作,而他終生拘泥的主題

不外是嗜虐和戀物癖。

 

    將近九十年以前發表的《痴人之愛》,至今在日本仍擁

有許多讀者;一說到「奈緒美」就在眾多書迷的腦海中出現

共同的形象。於是當二○一五年一月,山田詠美的新作《賢

者之愛》問世的時候,書腰上寫的「從正面挑戰文豪谷崎潤

一郎」一句話,教大家馬上就領會其含義,以致爭先恐後地

購入一本,非得一口氣讀完才痛快了。

 

    《賢者之愛》的封面和內頁,都配著幻想怪異派漫畫家

丸尾末廣畫的繪圖,給作品增添有如二十世紀少女漫畫雜誌

上時而出現的恐怖作品一般委婉卻性感的氣味。日本各家報

社的書評都給了《賢者之愛》五顆星星。也不奇怪,跟這部

刁難讀者的新作相比,古典作品《痴人之愛》的男性中心觀

點可說是傻到可愛。山田詠美出道正好三十週年的今天,至

少對女性心理的掌握而言,連「大谷崎」都不是她的對手了。

 

未命名.JPG

 想了解更多>> 東京閱讀男女:新井一二三解開創作者的秘密花園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P值最高的搭配是


「深藍色外套」×「灰色長褲」

 

不僅可以顯現出整體感,

在拜訪長輩時,

或是較休閒的場合上,

都不會有違和感。

 

    如果有些公司沒有要求一定要穿成套的西裝的

話,我倒有個建議的搭配方式。

那就是「海軍藍的外套」搭配「灰色毛料長褲」

這不僅可以顯現出整潔感,在拜訪長輩時,或是較

休閒的場合上,都不會有違和感,因此只要有一件

可以做這樣的搭配,就可以活用在各種場合。這可

說是CP值最高的搭配模式了,也很適合第一次自

己自由搭配的人。

    去拜訪IT企業等沒有很嚴格的著裝守則的公

司時,如果穿著經典的西裝的話,會被認為看起來

「像是政府人員」,有可能會被劃上負面印象的記

號。像這種對方穿著較休閒的服裝的場合,衣著上

就不要太過嚴謹,穿著沒有成套的西裝,不會失禮

就好。

 

◎自由搭配的西裝可選擇較保守的樣式

    第二件以後也選擇有格子等花紋的外套也可以

啦,只是一直選擇很有設計感或流行的東西的話,

會變得不好搭配。

    最近肘部拼貼(上衣袖子手肘處貼塊花樣)很流

行,可是如果肘部太顯眼的話,會顯出「太努力」

的感覺,而讓人看不下去,一旦這波流行退了的話

就會讓人覺得過時了。

    車子也是,如果開了三年豪華的藍寶堅尼車後

也會讓別人覺得「怎麼還在開這樣的車啊」,同樣是

開高級車,賓士或BMW等經典款就不管開幾年都不

會退流行。

    如果你有很多件自由搭配的西裝的話,選一些具

有設計感的單品也可以,不過原則上一剛開始的外套,

還是選稍微經典款一點的比較好。即使買肘部拼貼的外

套,也要選沒有那麼強調那塊拼貼的設計,例如「鉛灰

色+灰色」、「海軍藍+藍色」。

 

未命名.JPG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一流男人,就該穿對衣服】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每隔一、兩個小時,就可以透過飲食
滿足一下自己的慾望,所以整天下來無論
日子多麼辛苦,卻也很有滿足感,感覺人
生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好吃的東西,總是吃一點點最好吃,吃多了,就沒那麼好吃了。

    泰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正是如此。一般泰國人很少有固定

時間坐下來吃三餐的習慣,而是餓了的時候就吃一點當時最想吃

的東西。有時候是一串豬肉丸子,可能是一杯泰式奶茶,或是一

小碟海南雞飯,一根棒棒腿炸雞,分量通常很小,吃完不餓了就

停下來,繼續去做原本正在做的事。

 

    隔一、兩個小時工作完休息的時候,又會好想吃點什麼,便

走到街上去 。所以整天都在想著下一個要吃的東西是什麼,這回

可能是兩根烤豬裡脊肌配一小撮糯米飯,或是一碗十二泰銖的小

碗湯麵、一小塊椰子糕,或是一根小小的烤芭蕉。

 

    不明就裡的人,會覺得泰國人「整天都在吃」,但為什麼怎

麼吃都不會胖。其實泰國路邊小吃文化,是最放縱的飲食,卻也

是最節制的飲食。因為每隔一、兩個小時,就可以透過飲食滿足

一下自己的慾望,所以整天下來無論日子多麼辛苦,卻也很有滿

足感,感覺人生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也難怪泰國人對自己的生

活滿意度,比許多富裕國家的人更高。

 

    在石原結實的<先別急著吃三餐>這本書裡,說到德國癌症學

家艾斯爾斯博士用老鼠做的動物實驗,發現想吃什麼就給牠吃什

麼的老鼠,比起每兩天斷食一次的動物,癌症發生率高出了五.三

倍。大阪府立大學農學院的中野長久教授等人,也以一百五十隻老

鼠分成三組,第一組飲食無限制,第二組控制在八分飽,第三組只

餵六分飽,結果半飽的白老鼠,癌症的存活率遠高出吃飽的老鼠。

 

    我不是醫學專家,無法評斷這個研究是否符合嚴謹的科學標準

,但是確實讓我想到日本大部分老人家不完全吃飽的習慣。

「吃飯吃八分飽就停下來,對身體比較好啊!」

「這就是人與動物的區別啊!」曾經有一位我敬重的日本老人家這

麼跟我說。「野獸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所以眼前有食物就要盡量

吃,吃到吃不下了才停止。但是我們人不一樣,吃與其是為了飽,

其實更為了能夠領略大自然給我們這些食物的美味。」

 

未命名.bmp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美食魂:全世界都是我的餐桌》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