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wa《有和你說過嗎?》回函人氣主角票選活動
得獎者:嘉義市 魏夙秀
可獲得wawa神秘小禮物一份
大田出版12月-1月回函活動得獎名單
新北市 蕭維瑜 新北市 張藝馨
嘉義縣 林筱晴 台中市 柯雅雯
南投縣 詹雅如 新北市 呂羿漩
台中市 王若嫣 嘉義市 張力文
桃園縣 林佩蓉 台北市 邱超群
可獲得大田復刻明信片組一份
恭喜以上得獎的讀者
wawa《有和你說過嗎?》回函人氣主角票選活動
得獎者:嘉義市 魏夙秀
可獲得wawa神秘小禮物一份
大田出版12月-1月回函活動得獎名單
新北市 蕭維瑜 新北市 張藝馨
嘉義縣 林筱晴 台中市 柯雅雯
南投縣 詹雅如 新北市 呂羿漩
台中市 王若嫣 嘉義市 張力文
桃園縣 林佩蓉 台北市 邱超群
可獲得大田復刻明信片組一份
恭喜以上得獎的讀者
求學的路上,我不斷靠著語言的幫助,慢慢的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上大學以後,靠著當筆譯賺取生活費,在平時寫小說跟散文之外,翻譯英文旅遊指南書,擔任日文家教,也將越南的戰爭小說翻譯成中文版,同時還接受商務旅行社的委託,到解體後的蘇聯地區尋訪當地的旅行業者,從白俄羅斯到西伯利亞,一一尋找合適的對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從俄羅斯回來之後,我逐漸接受更高的挑戰,到國際會議場合從事同步口譯,工作的地點從伊朗的首都德黑蘭到澳洲布里斯本附近的日本學校,很多時候,我意識到我並不是翻譯語言而已,而是在商業上爾虞我詐的談判桌上,如何拿捏分寸,一句同樣的話不同的說法,就可能足以完全改變談判的結果。從此以後,我對於陌生的商業世界,產生了很高的好奇。
於是,在埃及唸書的期間,我決定嘗試去更深入瞭解商業的經營,以管理顧問的身分幫助埃及企業及公部門,學習日本大企業的管理技巧,從詮釋語言的人,變成詮釋文化的思維,我很驚訝世界的不同文化,原來存在著那麼多細節我連想都沒想過的差異,就好像拿著放大鏡研究蝴蝶翅膀上的紋理一樣,我知道的愈多,就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對這個世界也就愈加好奇。
離開埃及後,很自然的到美國納士達克上市的科技公司工作,我工作的內容一開始還是跟語言的優勢很有關係,有幸跟來自世界各地,五、六十個國籍的語言高手共事,將電腦系統、軟體翻譯成七、八十種語言,有趣的是,很多同事都是從猶他州來的摩門教徒,因為摩門教年輕男性的「成年式」,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宣教兩、三年,為了做好「宗教的推銷員」,很多成為除學習到外國語言本身的文法、字彙,還變成知道如何跟各種文化良好溝通的高手,成為讓人喜歡的說話對象,因此造就出很多很優秀的語言人才,我也藉著工作時間,還有下班後一起參加家庭派對的過程中,從他們的身上學到更多跟語言溝通相關的技巧。
學習不同族群的各種語言,就像學習跟世界握手的方式,除了滿足自己對於世界的好奇心之外,我也越來越感受到,必須要開始使用這些語言,或是學習語言的能力,來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事才行,否則就算再怎麼快樂,也是孤單的。之後的故事,認識我的朋友大都已經很熟悉了,那就是我離開商業和科技業,進入國際NGO組織工作。
我的世界,變得更加寬廣,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很多時候仍然繼續拜語言之賜,我自己成了一個移動人,為其他的移動人工作,我們的立場跟生活狀況或許有所不同,但是本質上卻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每天早上,讀書聲從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阿富汗難民學校,和高層國民住宅裡簡陋的緬甸小學中琅琅傳來……
逃離北韓一路逃避官方的注意,千里迢迢穿過中國和中南半島,到泰國尋求政治庇護,再由曼谷南韓使館安排飛往首爾的難民……
還有每天透過人蛇集團安排,來自中南美洲的非法移工,帶著塗黑的水壺(避免反光被邊境警察巡邏時發現)跟少少的家當,穿過攝氏四十多度的沙漠,到美國過著躲躲藏藏的新生活……
來自印度和孟加拉的非法黑工,在澳洲的農場沒日沒夜的工作著,償還前幾年在杜拜打工失敗欠下的一屁股債務……
旅行,讓我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很多是像我這樣幸運的旅行者,出於自己的夢想與意志,走上旅行的道路。然而,還有更多不得不走上異鄉道路的人。我在土耳其遇到的伊朗人與新疆人;在飛機上掛著國際人道組織的白色大牌子,對金屬飛行器完全不知所措的克倫族家庭;還有在埃及的學校一起上學的科威特學生,告訴我學校因為戰火關閉,不得不集體來開羅的姐妹校繼續學業;還有為了一圓開車的夢想,離開沙烏地阿拉伯的富家千金……這些人的故事,打開了世界這個潘朵拉的盒子,黑暗的故事跟有毒的淚水,雖然難以下嚥,卻是改變我對生命膚淺態度的最好藥品。
這些人,這些故事,我一生都對他們充滿感謝。
以上摘自褚士瑩《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p211-214
購書資訊
「如果我可以聽懂另一種語言,我想要做什麼?」
我想要去過另一種生活。
並不是我原本的生活有什麼問題。而是當我從小到大,每看到一本翻譯成中文的傳記,或是看到地理頻道播映一集上字幕的影片,都忍不住讚嘆:
「他們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才會想到要做這樣的事?」
就這樣,我開始學習人生的第一種外語,果真讓自己得以過另一種生活,但是不用擔心,我並沒有失去原本的生活。
然後我又學第二種外語。果不其然,我又體驗到另外一種生活,但我仍然沒有失去原本的生活。
難怪歌德會說「那些不懂得外語的人,等於對自己一無所知(Those who know not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know nothing of their own.)。」因為,一個人會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種生活。多年來學習各種語言之後,我認為這說法千真萬確。
我的世界,因為語言的恩惠,變得比原本大了好多倍。
上午十點鐘,我走進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威廉教室,八十多歲的鋼琴家兼作曲家Yehudi Wyner先生,對著每個來參加這個大師音樂工作坊的聽眾,一一詢問他們所師事的音樂家,以及前來參加的理由,一位叫做薇若妮卡的老太太,甚至帶來一本斑剝的樂譜,是她擔任樂團指揮家的父親上個世紀中期演奏過這位普立茲音樂獎得主的作品。而我是整個教室裡唯一不是音樂家的人,這個體認讓我立刻對自己失去信心,彷彿不配走進這音樂的殿堂,就算課程介紹裡清楚說著「歡迎任何有興趣的人士參加」。
「你為什麼會來?」一九二九年出生但仍身體硬朗、頭腦清楚的Wyner先生問我。我注意到,他穿著Target平價賣場自有品牌的運動夾克。
我只能照實說,「因為我是你的粉絲。」
他看來有點驚訝,但是立即露出笑容,點點頭表示讚許。
原來我覺得不夠高貴的理由,對這個可能是最偉大的在世音樂家來說,已經夠好了,我只是沒有自信罷了。
世界上能夠像他這樣同時是優秀的演奏家與作曲家的實在少之又少,我充分享受著分分秒秒。在工作坊中途的某個時刻,Wyner先生突然停止彈奏、詢問在座有沒有人作曲,二十個人中只有一個年輕男性舉手。
他帶著認可的眼光說:
「那你一定知道,在作曲的時候,你突然不再是一介凡人,而是超人,實際上,你是這個週末最接近天使的那個人。」
一個穿著廉價夾克的天使。
以上摘自褚士瑩《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P202-204
購書資訊
大部分的人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會犯三個錯誤,那就是:學得太辛苦、背誦太多沒有用的字彙、跟背誦複雜的文法。以至於把學習外語變成一件很困難,又很無趣的事。如果我要立刻開始學習印尼語(或任何語言),我只要提醒自己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學語言不需要懸梁刺股,開開心心交一個當地朋友所學到的語言,可能遠勝於戰戰兢兢上語言學校好幾年的效果。
第二件事,除了初期的一百個單字以外,接下來最好所有的字彙,都是在日常實用的句子裡學會的。遇到不知道的字就去琢磨猜測、去問人、去查字典,如果你背下大量字彙,那你只能考好試,不能真的學好語言,因為如果不是在真實情況裡學的字彙,真的需要用到的時候,你不大可能能快速的從記憶中把這些隨機的字彙翻出來。
第三件事,文法是用出來的,而不是背出來的。如果今天有一個正在學中文的外國人,突然問你中文的文法規則,我們大部分的人都無法解釋,但我們卻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正確使用—而且可能從六歲就已經會用了。所以學習一種外國語言的時候,別忘了也是同樣的情形,最好的學習方法不是背誦規則,而是模仿、使用,直到你自己的耳朵聽起來順了,通常就是對了。文法跟字彙一樣,不是那種可以預先學起來放的東西。
高中的時候,我到新加坡當交換學生,同學當中,除了華人跟原住民娘惹之外,當然還有印度人和馬來人。當時,我因為不怎麼愛讀書,所以總是坐在教室的最後面,有趣的是,跟我一樣有志一同躲在教室後排的,多半都是馬來人的同學,成績普遍來說比較差,至於學業成績優秀的華人,則都坐在前排。
因為如此,當時我的好朋友,很多是被學校當作「次等人」的馬來人,也因此發現這些馬來同學,除了能說自己的母語,因為是英校,所以當然也都會英文,除此之外,大部分也都會說中文。但是反過來,生長在同樣環境下的華人卻都理所當然不會說馬來語,也沒有任何學習的興趣。
同樣的情形,在中國境內的西藏、新疆也是一樣的,住在藏區的藏人通常會說漢語,但是漢人卻不會說藏語,在新疆無論是維吾爾族、塔吉克還是吉爾吉斯人,除了彼此的四、五種方言外也都會說些漢語,但是在新疆土生土長的漢人,能夠說維吾爾語或是塔吉克語的,卻有如鳳毛麟角。專門收集語言天才的美國記者麥克曾經說:「我並沒有給精通多語的人(Hyperpolyglots)定義或設限,認定什麼人是或不是,我挑選的對象是那些在語言方面與眾不同的人……比如有的社區,不論教育程度和出身背景,所有人都會五種語言,顯然這並不是理想的調查對象。」
儀主編◎推薦
從來沒見過這樣一位,只要一出口說話,話題馬上吸引眾人眼球的創作者。
為什麼他的故事永遠可以滔滔不絕,而且讓人瞠目結舌,讚嘆,天呀!原來這個地球,這個世界,這麼有趣好玩!!!
每年幾乎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他沒有時差嗎?他主要的工作到底是什麼?他靠什麼養活自己?他怎麼那麼有錢?他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他……
從開始以作家身分,把自己環遊世界的經驗寫出來之後,以上這些問號一定成為眾多讀者想問,想知道的關鍵點,究竟褚士瑩是怎麼辦到的?
褚士瑩自己說小學一二年級,在鄉下地方的小小圖書館,因為搶不過大哥哥大姐姐的漫畫,只能默默讀著那一套已經佈滿灰塵,沒有人要讀的諾貝爾文學獎套書時,看著窗戶外藍藍天空的他,就立下志願要去環遊世界……這,會不會太早熟了?但夢想哪分什麼早熟晚熟的?
還不止如此,每次人家問他說為什麼選擇埃及開羅去唸書?或者全世界趴趴走,難道家人都沒有阻止或者反對嗎?褚士瑩反問,為什麼要反對呢?如果你在德國問年輕人說夢想和現實,你怎麼選擇?會被笑死!為什麼?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的問題?是個廢話問題。
怎麼可能會放棄夢想呢?
書展期間,除了固定會去一館看看今年各家推薦的主題書和活動,
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去二館,待的時間最久,三館也喜歡去逛逛。
倒不是喜歡看漫畫和輕小說,而是享受那樣熱鬧的氣氛。
限時搶購活動、炫麗又青春的背板陳列、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龍,
少男少女漏夜排隊只為了取得簽名資格、搶限量商品、特典周邊。
我跟著前面的人,一步步緩慢前進,一面張望著周圍五彩的顏色。
那時總會失了焦迷了魂換了時空,像在年貨大街裡、去101看煙火似的,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也曾去過釜山看過非常知名的遊戲展G-star,當時豪華的布景、美麗的coser、大螢幕對戰轉播,記憶仍新。
今年幾家知名的動漫社改在年後舉辦國際動漫節而不參展,或許有人覺因此書展不如以往熱鬧。但主軸聚焦在本土原創漫畫以及國際交流,以藍色小精靈的故鄉,也就是著名的漫畫聖地比利時為書展主題國,邀集中外插畫家,舉辦一連串的展覽及座談會,經典的原創的國際化的,看來似乎也挺精彩呀。
比利時國家館唯一的中文書就是Kitty crowther《松鼠的生日宴會》大田出版,謝謝書展基金會、比利時辦事處和信鴿書店的促成。
這個是小笨蛋嗎?壞壞賈不妙不在身邊似乎挺開心呢。
更多書展的相關活動可看這兒。
《有和你說過嗎?》北市圖「作家與讀者有約」講座
時間:2013年3月3日(日)14:00~16:00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活動網址:台北市立圖書館
(http://www.tpml.edu.tw/ct.asp?xItem=43480159&ctNode=35292&mp=104021)
◎備註:講座無須報名,歡迎自由入場,活動結束將開放現場讀者簽書。
1.準備筆記本和把手機電源充飽。因為隨時會需要記筆記、蓋章、照相。雖然好像很多時候似乎用電子產品可以替代筆記,但我還是習慣筆記本方式。
2.查看書展網站,從行事曆活動來安排,只要有興趣的演講全部挑出來。國際作家的簽書會等等都列入行程。這次我自己排定的有吉本芭娜娜和孔枝泳。(誰叫我患上東北亞偏食症)
聽演講,幾乎成為每年書展的重頭戲之一。
不論是對談,還是個別演講,都非常期待,所以好希望書展基金會,台灣的文化部,發揮最強勁的工作效率,拓展最廣大的人脈,造福這些永遠的書癡,邀請全世界的作家們現身台灣。
音樂界、藝術界、電影界,不是常常有天團,天后來台,那麼作家也是啊,馬奎斯,艾可,米蘭昆德拉,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好吧,這是我自己的夢幻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