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037

儀主編◎換髮型換心情文

這次真的下定決心了!

 

很多人都說髮型等於人的第二張臉,所以長期以來我小心謹慎,讓自己的第二張臉維持清湯掛麵的清純模樣……每次遇到老朋友她們都說,嘿,妳都沒變嘛;看到多年來拍的照片,也都暗自慶幸,數十年如一日的髮型,其實滿耐看的,又好整理……正如此得意,直到翻開本書,才一驚,原來這髮型根本不適合我的臉型……

 

都說女生的心很善變,這是真的。今天星期一想要長髮飄逸,星期二想要俏麗短髮,星期三想要風情萬種的捲髮……有哪個設計師可以滿足妳,讓妳隨心所欲,說變就變呢?正搖頭否定想沒有有沒有……直到看到作者上傳的變髮影片,大驚,原來三兩下手上功夫,就可以把變出飄逸長髮,俏麗短髮,風情萬種的波浪捲髮……而且一點也不誇張,短短幾秒鐘,隨著變出的各種髮型,人的心情也整個都變了!這是什麼神奇魔術啊?

 

我們不是網拍妹要突出自己的造型,才能吸引眼球;也不是要什麼天生好臉蛋達人來說再也不手殘那種虛無飄渺的話,我們只是普通上班族學生,就是素人一枚,只要能運用生活中簡單的工具,不要讓我們花錢,也不要太麻煩,就能夠深得我心了。

這本《換髮型等於換心情》讓人大心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本書完全命中了以上幾個強項,用橡皮筋髮夾,就可以變換髮型;而且本書50多個髮型適用各種場合,春夏秋冬四季,上班約會喝下午茶看表演,對於善變的女生心,這個變髮程度完全可以跟上要求,最最最重要的是,本書的變髮招數讓妳很省錢!!!!極力推薦給妳!

 


※現在在博客來誠品買《換髮型等於換心情》就送【Seemoli蓆沐麗】明星髮品絲光髮膜25ml乙片,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其實我不沒那麼愛贈品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要把英文學好:只要大聲說英語,就可以做到!

0714036a

38歲之後,發現英文有趣又簡單

郭世運◎自序

英文既容易、有趣又簡單。

聽到這句話,各位讀者有何反應呢?多數人的反應似乎都是「騙人」。三十八歲以前,我應該也是這種反應。然而三十八歲之後,只靠著一張嘴訓練英文後,我才明白英文簡單、容易、有趣的道理,也敢大言不慚地宣揚這個道理。以我學習的方法教授家中三個小孩,更獲得了驚人的成果。

重點就在我完全脫離傳統式的英文教育。兩個月之間,我自己每天拿著英文書大聲朗讀五到六個小時,當作英文文法根本不存在一樣,對孩子們則增加學習強度,練習過單字後再大聲朗讀英文。因為孩子們讀的都是英美最有趣的小說,他們覺得有趣又好玩。

從結果來看,也許有人會這麼想:這些小孩應該都是天資聰穎的吧!不過根據之後我教授其他學生英文的結論,只要是天資中等以上的小孩,任何人都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只不過最重要的是:不教文法、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發音  上、杜絕以解題為主的教育。

以這些條件為前提,加強學習單字的強度,選擇有趣的小說大聲朗讀,並且善用聽力資料(或是VCD),如此就能輕鬆征服英文。

完全摒除所有人重視的文法,並不是為了節省時間,而是因為文法本身就是有害的。

這是我自己十多年來學習英文以及教授英文所得出的結論。

還有,讓孩子從解題式的教育中解放,取而代之的是讓他們閱讀有趣的小說。以這種方式訓練,那麼之後在面對大學模擬考時,他們就能在二十分鐘內完成題目了。很多「直讀直解」的方法,事實上無異於詐欺。將句子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區塊加以分析後,再重新結合掌握整句的意思,這種方法怎麼能稱作是「直讀直解」呢?

文法也與詐欺沒有兩樣。怎麼說呢?教文法的老師總會說服學生與學生家長說:「如果想學好英文,得先有系統地學好文法。」

但是在這些真正的文法老師當中,幾乎沒有人能夠開口說英文,或是以英文寫作。

反倒是幾乎沒有教孩子英文文法時,他們更能輕鬆地學會口說與寫作。如果練習以文法解題,那麼就能順利回答句子內的文法題目嗎?完全不是這樣的。只會因為鑽牛角尖的分析而平白浪費時間。

總而言之,推行了六、七十年,發現最後失敗了,就得重新再研議;沒有持續推動的必要,就應該廢除,說的就是文法。文法好,不見得英文就好;不會文法,也不見得英文就會更差,讓孩子閱讀趣味的英文書籍來代替文法教學,孩子不僅不害怕英文,在閱讀英文書的同時還能培養英文實力,何樂而不為呢?

首爾大學與延世、高麗大學的學生,不僅無法閱讀《哈利波特》(Harry Poter),甚至無法讀《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原文書,原因就在於他們也是以解題訓練來準備大學考試。因此,要以相當於美國小學高年級程度的大學入學考試程度來閱讀英文小說,當然困難重重。

現在英文教育得回到正軌了。在閱讀書籍時,必須拋棄想要理解而加以分析的習慣,也要脫離文法上的鑽牛角尖而花費兩倍以上時間的愚昧。

英文既有趣又簡單。正如本書所強調的,將口說練習生活化,輕鬆自在地培養英文語感,並且在能夠使用英文的時候就盡量使用英文吧!小說選讀原文書,避免翻譯本,那麼你就能夠了解閱讀是多麼地奧妙,對文章意義的掌握又進步到什麼樣的程度。

單單學好英文一項,一切就會有所不同了。除了最基本的上好大學外,只要奠定好英文的堅實基礎,自己能夠發揮的舞台就變廣了。國際機關組織、國際金融機構、跨國企業、國際NGO等組織,全都成為自己能夠參與的舞台了。只要加強與自己所學領域相關的英文,就不需要在這狹窄的土地上,為了微薄的薪資而爭得頭破血流,也才能夠走向世界的舞台。

過去可曾想像聯合國秘書長、國際刑事法院主席、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會是由韓國人出任嗎?如今已是連藝人也站上國際舞台的時代,就算是體育選手,也得用英文受訪。之前在美國LPGA賽事中,韓國女將不是獲得太多優勝,最後好不容易被抓到的弱點竟是英文嗎?大會甚至一度緊急聲明,如果英文沒有到達一定的程度,就要限制出賽不是嗎?因為英文不好,連發揮自己本身優秀能力的機會都爭取不到,不知會有多鬱悶啊?在這裡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在一次高階官員記者會上,記者質問一位以不當手段累積財富,最後事蹟敗露而辭職的官員,當初為什麼要這麼做。那一位前官員回答的話真是一絕:「早知道我會當到高官的話——」沒錯。體育選手會知道將有採訪的機會嗎?對於自己身處快速全球化的時代,我是深刻地感受到了。在這個時代,只有英文準備好的人可以優先取得機會,機會來了才想要準備,就已經太遲了。

如果有人想要將自己的事業拓展到美國,卻因為不會說英文而感到懊惱,我會冷靜地對他說:「你沒什麼好不開心的。」如果要這麼追究的話,沒有人不感到懊惱的。這種人就是在敵軍已經殺到眼前,卻還說「等我做好準備」的人。沒能事先準備好英文而錯失這個機會,沒有什麼好懊惱的。重要的是事先徹底準備好英文的人,最後才能掌握機會。就好比近來有許多女性活躍於國際舞台上,讓人對她們感到既驕傲又欣喜。

期盼各位讀者能事先做好準備,成為以全世界為舞台實現自我夢想的人。透過本書,輕鬆自在地學好英文,並成為自我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吧!

我將如此輕鬆法的英文學習教學視為自己的使命與事業。透過這種方式,讓大家輕鬆、有趣、簡單地學習英文,向上提升英文實力。期待日後下一代所帶領的社會來臨時,他們能夠成為領導全世界的人物。

在這麼浩大的工程中,我若能參與其中,那將會是無上的光榮啊。

不過,這不是以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工程,希望有志同道合者能同心協力,懷抱將英文教育導回正途的使命,共同成就這項任務。

期盼我所出版的這本書,能對強調文法來建構英文教育的這個社會,以及就算找來外籍教師,也一樣讓他們以英文講授文法的病態社會,敲下一記當頭棒喝。為了寫作這本書,我準備了十年的時間。

有些人在網路上看到強調最好別學文法的人,一下子就打岔說:「你自己學過文法,才會說那種話啊。」為了回應這些聲音,這十年來我幾乎沒有教過任何一個文法,而是提高單字訓練的強度,再讓學生大聲朗讀英文。我親自做了這樣的實驗,也以我的三個小孩為實驗對象。

除此之外,以這種方法學習的許多學生及他們的家長,都能提出證明。這些證明的內容,就穿插在本書當中。

不管是誰,都能證明用這種方法學習英文是最有效的。如果以這套方法學習後,英文還是不好的話,可以向我提出抗議。我一開始還不明白,以為這個學習法只是我所發現的眾多英文教育法之一,不過在多方打聽之下,才了解這是實際上唯一有意義的正統英文學習法。

就像我以這種方法挑戰這個病態的英文學習社會一樣,各位讀者也可以在讀過本書後,向我提出任何挑戰與評價,我將會倍感榮幸與感激地以任何理論與證據回答。希望在這樣的過程中,各位的英文能夠提升到更好的階段,就算只有一點也好。恭候各位讀者犀利的批判與忠告,並祝福各位讀者平安健康。

大田九月出版 大聲說英語,

 

我要把英文學好:只要大聲說英語,就可以做到! 


 

 郭世運◎著  林侑毅◎譯

 

 

作者簡介:郭世運

 「英文」這一詞真讓人頭皮發麻。為什麼我們總是被英文牽著走呢?因應這樣的情況,市面上推出許多號稱「學英文最簡單的方法」的英文學習法,而許多追求這種方法的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與熱情。然而與投入的心力相比,駕馭英文的那一天仍舊遙遙無期。

作者三十八歲才開始學英文,並且在六個月內,帶領沒有真正學過英文的三個小孩,可以將英文程度達到與同齡母語相等。透過完全摒棄英文文法,只用嘴巴徹底熟悉的這個英文學習法,讓作者的兩個小孩合格進入世界大學名校就讀,另外一位即使患有類自閉症,仍得到多益滿分的成績。

作者用這方法所指導出的學生,同樣順利進入民族史觀高中(譯註:為韓國頂尖私立學校)與國際高中等名校就讀。在這本書中,收錄了作者過去受到無數學生與家長廣泛支持的英文學習法秘訣。

作者深切了解以文法為主的英文學習法無法應用於溝通,為了訓練出能侃侃而談的英文實力,設計出了「大聲說英文學習法」。當我們在牙牙學語的嬰兒時期,也在不明白文法的情況下學會說話。英文也是一樣的道理。就像為了讓幼兒熟悉「媽媽」這個詞,而讓他們聽上數以萬遍,直到開口說為止,英文也是透過不斷地反覆與練習,就能成功克服的。英文不過是眾多語言之一。

目前作者一面經營學習小學堂,一面檢討與證實大聲說英文學習法的效果,並且已經獲得了一些成果。作者的目標是逐步以這個方法,讓國內所有的學生能輕鬆、快樂、簡單地學習英文,甚至懷抱著更大的野心,要進一步以教育事業打入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將大聲說英文學習法的優越性傳播出去。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日本「超級上班族」美崎榮一郎 

成功者的筆記術與時間管理術魔法師 

著作攻佔日本與台灣商業理財類暢銷榜TOP1 

0714035  

被日本人譽為「超級上班族」的美崎榮一郎,他的《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榮獲日本2010年商業叢書大賞第1名,2011年在台灣上市後也獲得博客來與金石堂商業理財類第1位寶座!而原來他不止是筆記術的專家,還是掌控時間的魔術師啊!他將自己管理時間的方法整理為《成功者筆記本的時間秘密》一書,說:「一天其實只有2小時自由時間」的他,卻運用各種技巧從一天找出零碎時間,組合成比2小時多出數倍的時間效率,81日在台灣上市,也立即攻佔博客來網路書店與金石堂書店商業理財暢銷書前10大! 

 

他的技巧有哪些呢?1.每天在筆記本上寫下當日計畫:這是當天的劇本,就算沒辦法100%照著走,也八九不離十啦!2.別人的時間就是自己的時間:懂得運用時間的上班族不是一手包辦所有工作,而是懂得把工作交付出去,當然,交付工作後的結果需要事先預想才不脫序!3.利用各種文具、工具與軟體,縮短時間:這是美崎榮一郎的大絕招,他彷彿是哆啦A夢般的道具王,將各種道具的特點運用到極致──開筆袋就是要用快狠準的雙拉鍊;看PDF就是要用iPad;分類信件、照片就靠iPhone;坐飛機就是要穿減壓襪,長途飛機後依然健步如飛!

 

只有以上這些招數嗎?當然不止!整本書,美崎榮一郎提出80幾個他掌控時間的秘密,是作家、上班族、也是擁有兩個孩子的一家之主的榮一郎,用他獨到與學習來的名人時間術,為自己創造出高效率與高利潤的生活,真的太厲害了!他說:「先試著模仿成功者,再轉化為自己的經驗!」,沒錯,讓我們模仿他吧,一定不會有錯!

  

 

全台熱賣中   >> 金石堂   誠品    博客來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天兩個人

 

從此,我展開了漫長的寫作之路 

--專訪鍾文音  

【編按】小說的每個場景,都下著雨,不管是午後雷陣雨,還是梅雨,島國的雨伴隨著鍾文音的青春創作,有了短篇小說《一天兩個人》的集結;小說裡的主角,都是兩個人:母與女,夫與妻,兩個高中女生,兩個死黨,男與女,男與男,他們一天又一天,嘗試明白自己的戰鬥。鍾文音闊別多年重新閱這十三篇小說,憶起與看見好久好久以前那個伏案桌前的自己:「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Q新書的序言可以說是妳重新再對自己做了一次提醒:我從不曾失去寫作的初衷,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在創作路上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這篇有如宣誓般的序言對妳的意義。

A我說這本書是我的出生證明。在這條創作的路上,很多人雖然擁有這份作品的出生證明,卻也有很多人就此夭折,因為台灣這個母體並不健全來養活純文學的孩子,尤其如我這般的專業寫作者。我對於台灣作家生命期的縮短有很重要的憂慮,那就是創作者生活的窄化。我在長期的創作時間也面臨這樣的困境,你可能有段時間會很低潮,不想跟社會有任何往來,雖然表現上繼續如常,但內心是封閉的,不想跟社會有互動,我一直認為那是寫小說的致命傷。寫詩與散文只要有一個點的感覺,就足以擴張一個小品,但小說以人作主體,如果你的心是封閉的,就無法寫出小說。最近剛從日本採訪烏龍麵與企業家的生活歸來,其實透過這個方式也是想給自己歷練,像我這樣十多年一直沒有進入職場,跟社會的場域沒有太大關聯,有時寫小說會有與人脫節之感,但小說有如社會學,是對社會與自我觀照的生命力再現。我也是基於想要一種「動」的感覺,故刻意答應這樣的工作,雖然我早就不缺乏旅行,但我缺乏與不同類型的人的互動與觀察。這與我年輕時的心態不同,那時認為文學是孤傲的,現在我常朝相反方向看待,我覺得文學是與人親的,本質是充滿人的興味,年少時很排斥跟社會互動,好像自己的初衷會被染污,但我認為其實唯一能染污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心。所處的社會與環境是可以歷練你的,如佛家的轉煩惱為菩提。很多人覺得孤獨是要很純粹,對類似我這類又演講,又參予一些其他事務者會不認同,但我認為在繁華裡還能保持初衷的純粹與孤獨觀照的濃度才是最困難的境界。

現在的讀者被很多東西吸引,不同我那個年代,所以我很珍惜寫作這麼多年,仍被讀者珍視,現在重新出版這本作品,也是回應我的讀者:我仍然是我。

 

Q本書收錄了十篇原版舊作,加添了三篇新作,總共十三篇,從最早一篇1990年〈妳說的我都記得〉到2012增補的〈放狗出去〉,這二十二年之間妳寫作風格的追求是甚麼?

A:寫作風格的演變是很自然的,我發現以前的寫法跟現在差異很大。以前是以一個旁觀的寫作者審視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讀《一天兩個人》我的手中好像有一台照相機在觀看著裡面的角色,後來我的創作是把自己融入,我願意去揭開自己的血肉,與悲同悲;在《一天兩個人》的寫法則是作者與小說主角有所距離,唯恐揭露自己太多似的。實際上人願意揭露自己是源自於認識自己,年輕時的我並不是那麼想要認識自己,比較是躲在屏幕或觀景窗背後,透過觀照別人來折射自己內心的風景與諸多扣問。可以說是過去我觀察別人,後來轉變成我觀察自己,因此寫作的濃度越來越高,傷口越來越深,黑暗愈來愈暗(黎明前的漫長黑夜)。當你年輕時還沒有能力去認識自己,只能透過他者來回應自己,所以這本小說是我比較少見的寫法,多由觀察他人來折射自己,但現在我多從自己來折射自己:我作為一個寫作者的本體,其餘的他者多是附屬的。

 

Q:妳的短篇像午後雷陣雨,長篇小說像冬天的雪,細細密密下著,纏綿不休,回應妳剛剛所謂觀照自己,是用長時間的感受來理解自己。

A:觀察別人也是因為自己與他人遭逢,於是產生了很多錯身的故事。現在的寫法就是「我身」,「我身在此」,而過去是「與他者錯身」。而這個風格不太有人看過,因為這本書在1998年出版時壽命不長,僅兩千本。大田總編輯當時也有來找我,但我剛好前一天已簽給當時出版這本書的出版社。當時我並不了解出版的生態與狀況,好笑的是且把簽給別人要出版的稿子還影印一份給總編輯看,很單純地完全站在一個分享文章的角度……後來隔了一段時間沒有聯絡,大田總編輯再度主動來找我,才談成在大田出版的第一本書:《寫給你的日記》。沒想到多年後,這本短篇小說集又回到了大田。我想想當時自己完全不懂什麼社會化,小說〈一天兩個人〉裡的陳瑜剛社會化得慢,很像年輕時的自己,不容易找到自己的舞台。年輕時雖然有舞藝,但有可能會跳上一個不牢固的舞台,我常說寫作大於成為作家的欲望與本質。我喜歡寫作,這才是初衷。但寫作之後會不會成為作家則是沒有去想的。這本書是我年輕時的一個寫作座標。

 

Q:妳說《一天兩個人》是後來很多小說的原型,微型。爲什麼?

A:我的小說有一個特色,有時會重複出現一些場域。就好像你會看到莒哈絲不斷重複她母親的片段,那是因為作者想要用不同的方式或者語言再說一次,我的短篇小說集《過去》《一天兩個人》也有一些些重複可見的片段,年輕時候的場域,出現在我的部分小說裡,我一直忘不了那些場域,可見那時的孤獨有多龐大,《一天兩個人》出現的開羅紫玫瑰,《在河左岸》的寶宮戲院,那是我年輕時最無助的幾年,半夜會一個人在城市亂走,出走,於是我會用不同的字句或場景來描述。像《少女老樣子》《艷歌行》都曾用不同的人提到相似的地方,有些重複再現的場景,是因為纏繞不去的魅影猶在,這些片段的再現,一直到《艷歌行》才可說是做了一個終結。當時的畫面是這樣的:一個年輕女子已經開始寫作了,但她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要走到何方?常在台北街頭孤獨地搜索,獨自感知這這城市。我大概有兩三年的時間,像個夢遊者。從《一天兩個人》到《艷歌行》可以說是一個人孤獨亂走在城市的起與終。而《一天兩個人》作為一個我創作的原型,也是因為如此,就好像奧德賽永遠是踏上鄉愁旅程的原型,鄉愁雖不是我的主題,但《一天兩個人》就彷彿奧德賽般,踏上漫長的原鄉之旅。我的心就是我的原鄉,不斷地觀照著心。

 

一天兩個人Q:對這本書的感情?

A:《一天兩個人》是一個美麗的胚胎。雖然寫這本書時並不到成為一個作家的份量,但這個胚胎是可以長成的,我對之的感情是我開始認識「鍾文音」這個名字是可以寫作的人。寫這本書時我的字詞是完全沒有被訓練過的,因為我大學讀的是大眾傳播,日子大都浸淫在影像裡。小說裡有很多字詞是拗口(自創)的,讀者會看到一些奇怪的字眼。當年,我一直在尋找自己要走攝影或寫作,而這本書確立了我成為以文字作為主軸的創作者。我明白原來我是可以寫作的。後來的寫作則多有意識到最後會成型的樣子,但這本書的作品在當時是完全不知道會寫成什麼樣子。當時在很無明(無知)的狀態下得獎,刊登,出版……對這些其實我並沒有特別的想法,與之後被貼了很多得獎標籤的自己是有很大差異的。這本書也讓我看到自己當時作為一個青年嚮往藝術家的肖像,當你越來越擴大自己的時候,很容易遺忘當時的自己,很多人是因為看不到自己而擴大自己,於是回不到自己的原處。這本書是一個源頭,這漫長寫作與生命經歷,說是漫長,但其實也是一眨眼就過去了,我想這才是要更警覺的。對自我的生命要更加錘鍊與更加地敬畏它。

海明威《巴黎流動的饗宴》,五十六歲的海明威回頭去看他二十六歲在巴黎流動饗宴的樣子,那鐵定是今昔不同了。雖然我離海明威寫巴黎的年齡還甚遠,但我想以同樣的心情來回望我二十幾歲的文學座標,我很高興此時此的我仍站在文學的沃土上,既沒有變成媒體人,也沒有變成任何角色。作家當年所站的原點,往往也就是其之後所展現的本質,所蔚為文學的花園之初。一如《女島紀行》是我往後寫母親的最初原型,而《一天兩個人》則擴大了我往後許多的小說再現。

 

Q:有讀者覺得讀《一天兩個人》像看王家衛的電影,妳自己如何看?

A:王家衛電影給人一種主線不清,但風格強烈,也許我早期的小說也給讀者這樣的印象。這次十篇的編輯我刻意將一男一女的口氣穿插,我的主線就是青春茫然,青春哀傷,因為哀傷茫然,故青春時不會意識到自己青春,而哀傷是因為意識到自己要成為什麼才有所掙扎,為要接受被社會馴化而留下眼淚而哀傷。鳥會在籠子裡掙扎是因為牠知道自己有翅膀卻無法飛翔,年輕時我有翅膀但一直無法飛翔,於是辭了工作決定飛去紐約,現在想來那是一個任性(卻很重要)之舉。年輕時我非常固執且任性,任何人或事物都留不住我,如果當時有人對我說,給我錢讓我好好寫作也未必我會留下來。我想如果我不去經過這些大風大浪,或許我不會看到前方的風光,那個前方風方是必須靠是自己去尋找的,而不是別人畫給我看的,很多事情如與我對味且時間可以下,我多願意去經歷一番,此猶如修行者面對開悟的契機般。這本書的作品大多寫在我去紐約之前,小說的主角感受著自己飛翔的能力,不安,或者想依附別人等種種情節,也許也可說是我當年翅膀還沒長硬至可以飛翔時的心境折射。

 

Q:二十二年的寫作之路,與寫作環境的變化很大,過去與現在妳所處的環境,在前輩同輩後輩的世代之間,妳的位置是什麼?

A: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用年紀劃分,老靈魂者比比皆是,我剛出書時也被寫老靈魂,故文學是超越年紀與年代的,年級分類只是便宜行事的一種簡便說法。我輩自九0年代以降,一路已寫二十多年,現在看來時間是頗漫長了,但以創作小說來看,卻才正要邁入「小說盛年」,是寫小說最成熟的壯年,擺脫青澀,也歷練人世種種了。說來五年級是個溫厚的世代吧,缺乏六七年級對社會反應的大膽與活潑,反觀我輩則是慢慢演化的一代,是內化的,是自省與自我觀照的,所以感覺比較溫吞緩慢,三四年級則顯傳統,我輩夾在傳統與e世代之間,早期我們的受訓是古典的,純文學的,或可說我輩的心是老成的,但面對外在卻又是開放的,在科技的競爭中,文學的田園風情或已淡漠的當代,或許有些人會耐不住這樣的狀況,加上個人本體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作品來接續生命,很可能很快就被世潮淹沒或轉彎了。但我認為創作者永遠會是創作者。駱以軍說自己寫作如「武士」,我則是「雲遊僧」:不斷地遊歷十方世界,以鍛鍊和成就自己。(常被說成波西米亞,其實那只是外表,我的內在比較接近雲遊僧)

我更用西方多元的創作概念來勉勵自己,在西方的許多創作中我們會見到他們的生命觸角多元:小說,雜記,散文,劇本,評論,詩……因為藝術非單一的,我不認為小說家就只能寫小說,如同莒哈絲,她拍電影,舞台劇,與攝影師合作出圖文書,如木心,如雕刻家野口勇等等皆然。創作者是以他生命的原型來成就自己,將創作這棵樹開枝散葉,他們的生命夠寬廣,所以創作可以走得很遠很久。比如野口勇是雕刻家,也可以是設計家,這不能說這是不務正業,相反地那是「一種自救」,有時候在創作主軸斷了謬思之路時,得為自己的創作找其他出口,以免走上憂鬱之途。讓才華可以多方折射(在不偏離主軸之下),故不應以某個類型來定位創作者,而應以作為「創作者」來定位之。有時候,只守著一個單一創作類型很容易窒息自己的創作呼吸,容易有枯竭之險。我遊於藝,但寫作永遠是創作拼圖的主圖,不寫作時,腦子其實盤旋的仍是文字。我不喜歡被單一名相定位住,不只是小說家,散文家,我希望是一個「創作者」,此即是我看待自己的方式與位置,超越寫作,但又不離寫作。


 《一天兩個人》

從鄉村到城市,從本土到異鄉,從父母到兩性甚至死亡,都是當年我試圖在小說裡寫的主題。小說即使懷著揮之不去的青春哀傷與苦悶,但其底層卻是美豔絕倫的。這本書也折射出青春時期的我,那個還沒成為作家的我,當年是如何地以直覺以生猛的感知熱情,以及生活和日常困頓迷惘的掙扎與叩問……如此地,我就這樣一腳踩進了這座小說溼地。──鍾文音

〈一天兩個人〉一九九七年聯合報短篇小說獎

〈淪落的希望河〉一九九八年第一屆台北文學小說評審獎

〈怨懟街〉一九九四年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

本書新增收錄三篇:〈放狗出去〉、〈十三大街〉、〈修剪歲月的女人〉。

[關於 鍾文音 Win-Yin(Nina) Chung 淡江大學大傳系畢,曾赴紐約視覺藝術聯盟習油畫創作兩年。現專職創作,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兼擅攝影,並以繪畫修身。長年關注家族寫作、愛情等題材,並熱愛旅行。近年持續寫作不輟,已出版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及散文集多部,質量兼具、創作勃發。被譽為九O年代後期崛起之優秀小說家,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十多項全國重要文學獎(1997-2000),2002年台北文學創作年金,2003年雲林文化獎,2005年吳三連獎、第一屆林榮三短篇小說獎暨散文獎。2006年出版的長篇鉅作《豔歌行》,一出版即獲2006年中時開卷版中文創作十大好書,2008年,再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2010年《短歌行》、2011年《傷歌行》出版,均入圍台灣文學長篇小說金典獎。長篇小說《女島紀行》已出版英譯本,《豔歌行》、《短歌行》各獲台灣文學館補助出版英文及日文版譯本。

購書去>> 金石堂網路書店  誠品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晨星網路書店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701130誤會造成美感


 【春雨はるさめ】

【玉子たまご】

【豆腐とうふ】


 

中文的「粉絲」,到了日文裡就翻身為「春雨」(はるさめharusame)。

美吧?

不過,把「綠豆粉絲」稱為「綠豆春雨」來,則有點傻了。

中菜「螞蟻上樹」,日本人叫做「麻婆春雨」,難免有化外的味道。

川菜較晚才傳播到日本來。東瀛人熟悉的四川料理也只有「麻婆豆腐」(マーボドフーmabodofu)而已。凡是辛辣味道的東西,日本人都稱為「麻婆××」。例如,把「魚香茄子」叫做「麻婆茄子」。

優雅的「春雨」跟俗氣的「麻婆」結合在一起,喚起來的想像也怪裡怪氣。好在日本人始終不知道中文「麻婆」是甚麼意思。

中文的「蛋」,到了日文裡是「卵」。

有點怪。

在日本,「卵」也寫成「玉子」,兩者的讀音完全一樣,均為「たまご tamago」。日語的「たま tama」指的是球形的東西。東京地名「多摩」、「多磨」也都念成「たま tama」。

「玉」字在日文裡頭,基本上是「球」的意思。日本人跟西方人一樣,知道翡翠,卻不懂得欣賞「玉石」。因此,日本人看到「玉」字,也不會想到寶石。首先聯想到的一般很不雅,也就是「蛋」了。

「玉子」的語感,對日本人來說稍微滑稽,至多可愛,但是絕不可能優美。所以,菜名「玉子豆腐」,由日本人看來也就是「雞蛋豆腐」,平淡得很。

沒想到,從中文角度看「玉子豆腐」這名稱,會喚起很不一樣的想像來。

我有一次看香港作家張小嫻在專欄裡寫到「玉子豆腐」。她眼裡看出的果然是跟玉石一樣滑亮、陰涼、高貴的舶來美味。居住於亞熱帶的中文女作家喜歡喝冷牛奶、吃「玉子豆腐」,顯然對滑潤、涼爽的口感情有獨鍾,連化外之地傳來的家常便飯,都想像成傳說中的醍醐。

日文跟中文之間,有時存在誤會造成的美感。

──摘自大田出版 新井一二三 八月新書《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P012~014部分內容

「玉子」的語感,對日本人來說稍微滑稽,至多可愛,但是絕不可能優美。所以,菜名「玉子豆腐」,由日本人看來也就是「雞蛋豆腐」,平淡得很。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20813

噔噔噔~大家實在是太踴躍太熱情,田小編也真的太愛你們啦!!!太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了!!!!小編真的是收回函收到手軟,看回函看到眼花呀~但還是覺得你們好棒喔~(喔耶^O^)

廢話不多啦~(飛踢~)趕緊來看看中獎的是不是你本人呀!!!!

高木直子《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2年級生》讀者回函活動得獎名單

10名全新的NIKE FREE RUN+3系列鞋款 得獎名單

※注意事項:因為是贈品寄送所以請注意尺寸顏色不能選喔!

新北市 張雅惠             宜蘭市 周雅淳             新北市 林致佐

台北市 杜逸華             台北市 黃維萱             新北市 陳玠安

桃園縣 武玟嬡             新北市 黃靖媛             台中市 林品瑢

新竹市 許梅薫

 

5NIKE+ SPORTBAND得獎名單

新北市 李依芳             新竹縣 曾美育                    台南市 黃荷婷            

嘉義縣 張祐禎                 花蓮市 李玉如

 

大田讀者回函得獎名單

苗栗縣 劉冠敏             嘉義縣 廖湘筳             新北市 傅鈺蘋             高雄市 吳秀靜

彰化縣 黃鈺婷             桃園縣 楊佩璇             彰化縣 吳政勳             台中市 葉小華

彰化縣 陳螢萱             新北市 詹于穎             彰化縣 石意惠             基隆市 賴小菁

台北市 陳昱廷             桃園市 黃于軒             台北市 康晴惠

 

FB分享【一個人的生活練習方式】活動得獎名單

Lin Sieme          Maxine Lin       李倖嫻               育菁

Julis Liao           So En             Jerry Sunny         Chia Ying Chan

Lukia Chen        邱寶月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成功者筆記本的時間秘密》

  

人一天當中所擁有的時間不是24小時,其實只有2小時

我們成人1天當中只擁有2個小時。

 

所謂「時間公平地給每個人124小時的時間」,這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吧?有人說,不管是貧民還是富翁,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同樣有24小時的時間,事實上並不盡然。

 

讓我們來看看像我一樣的普通上班族的時間吧。

 

所謂的理想的睡眠時間是8個小時。我的睡眠時間只有6小時,假設睡8個小時的話,1天就只剩下16個小時。

 

一旦成為上班族,每天至少有8小時的時間被限制在公司裡。這麼一算,1天就只剩8小時。你看,我們的自由時間不但沒有24小時,甚至只縮短到8小時。

 如果開始工作,耗費的時間就不僅止於此了。假設通勤時間要花上1個半小時的話,來回就要3小時。於是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時間就只剩5小時。

 

再說我們也不能光著身子就出門,事實上在出門前我們還要花上1個小時的時間吃早餐,打點外表吧?下班回到家也不能不吃晚餐,而這也要花費一些時間。洗過澡,一邊喝啤酒一邊吃晚飯的話,大約也要花上2小時的時間。

 這麼一算,剩下的時間就只有2小時了。

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是2個小時。

 如果是上班族,有時候可能還需要加班,所以有些人所擁有的自由時間也許還更少,應該也有很多人得削減吃飯或睡眠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吧?本書並不建議這樣使用時間,後面的部分將會討論個中理由。

假設自由時間是2小時,以這樣的時間來說,幾乎做不了什麼事情。

有人「回到家就看電視看到睡覺」,也有人「上網瀏覽一下子,時間就過了」。如果心中有數「我只有2個小時的時間」,照說應該就不會看著電視,茫茫然地過,但是大部分的人往往都是這樣耗掉時間的。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己的1天有24小時。可是,如果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自由時間「只有2小時」的話,想法就會有所改變。「花1個小時在這種綜藝節目上值得嗎?」。我覺得這純粹是一種心理方面的問題,只要抱著「我有24小時」的想法,自然就會吊兒郎當地只顧看電視。反之,如果知道自己只有2個小時的時間,應該就會想要做一些對自己比較有利的事情。 

所以,我在管理時間方面的基本想法是「我只有2小時的時間」,然後據以擬定計畫。如此一來,就可以決定自己的優先順序,而為了把時間使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自然地就會在其他的時間使用上多下一點工夫。只要縮短浪費掉的時間,當然就可以擠出相對的自由時間。我相信只要稍微加把勁,就可以擠出30分鐘的時間來,如果在原有的2小時之外又加上30分鐘的話,就等於多出了平常的2成以上的時間。

 

只要建構起自己的判斷主軸,就不會浪費時間了

以前我寫過一本名為《成功者實行的早上9點之前的法則》(大和書房發行)的書。在這本書當中,我建議讀者「不用刻意早上5點早起,7點起床或9點起床都無所謂。但是,醒來之後,要先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凌晨3點或4點起床並不代表你特別了不起。起床之後把心思集中在那段時間,當成「自己的時間」來使用,這樣才有意義。早起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應該不是什麼難事。當然不用過度勉強自己。

成功者活用時間的重點在於持續做某件事。

把在公司之外的自由時間用在持續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情上,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自己喜歡的事情往往都可以持續做下去。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會變成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利用自己可以使用的2個小時重複做同樣的事情,價值自然就產生了。

人們往往會認同某人持續做某件事情的價值。因為花費了很多時間,所以可以獲得認同。

舉例來說,我會覺得肌肉隆起的健美運動員很了不起是因為感受到他們長年鍛鍊肌肉所花費的時間的重量,所以覺得他們很不容易。

我所喜歡的魚先生也一樣。因為知道他在魚方面的知識來自太喜歡魚,以至於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調查相關知識上,所以覺得他很「了不起」。一個人花費時間做一件事就成為這個人的價值。

某個人只看3本書,另一個人卻看了三百本書,任何人當然都會認為後者比較了不起吧?其實冷靜想想,讀三百本書並沒有特別了不起。因為看書並不需要了不起的技能,只要花時間去閱讀就可以了。

運動比賽也一樣,贏三百場的人應該比參賽三百場的人要難吧?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會認同「參賽三百場」的價值。

不管是2小時還是3小時,只要保有目的意識,持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然就會變得有意義了。

身為公司員工,時間受到公司的制約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希望大家能保有目的意識,善用個人的2個小時的自由時間。

 

──摘自大田 美崎榮一郎 八月新書《成功者筆記本的時間秘密》P.028-P.032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01130

日式拉麵的台灣因


 

ラーメン
Ramen的標準菜碼是煮肉片(日本人叫它叉燒,但其實是煮的)、蔥絲以及乾筍。Ramen上擱的乾筍,早期日本人稱之為「支那竹」,因為日本沒有麻竹,更沒有醃製而成的乾筍。那發酵的香味,由日本人嘗來充滿著異國情調,好迷人的。

 

「ラーメンRamen(日式拉麵,在日本沒有漢字表記)是從哪裡來的?」這是日本雜誌、電視綜藝節目談個不停的熱門話題。聽起來、看起來、吃起來,ラメン都不會是傳統的日本料理。但是,外國好像也沒有同樣食品。ラメン究竟是哪裡來的?日本人很好奇,因為如今ラメン是日本不可缺少的「國民食」。東北關東大地震發生後,最早在東京超市被搶購的食品就是袋裝泡麵和杯麵。關於ラメン的起源,至今還沒有個定論。有人說,明治維新後,來橫濱唐人街開館子的柳姓廣東廚子賣的「柳麵」是起源。也有人說,一九一○年左右在東京淺草來來軒賣的「廣東麵條」才是起源。我本人倒覺得ラメン的台灣成分不可低估。

由日本人看來,ラメン最與眾不同的特點是稍呈黃色、口感勁道的麵條,也就是日本所謂的「中華麵」。這種麵條是麵粉加鹼水做成的。傳說道:曾經有人在內蒙古用當地湖水打了麵條,結果打出來的麵條又好吃又好看,那是水裡含有的鹼性成分導致的;所以,後人打麵條也開始用鹼水,以便取得同樣效果;只可惜在中國大陸,鹼水麵的作法已經失傳,唯獨在日本流傳到今天,即日式「中華麵」。

這則傳說不大可信,因為日本人開始去內蒙古應是二十世紀初日俄戰爭以後的事情,當時東京街上已經有館子出售ラメン的前身「支那麵條」了。而且在中國大陸吃鹼水麵的主要是南方人,並且至今沒有失傳。

在傳統日本食品裡,用鹼水的似乎只有九州各地(長崎、熊本、宮崎、鹿兒島等)過端午節時候吃的「唐灰汁粽」。這種點心很像台灣的鹼粽,其歷史追溯到近代以前,估計是江戶時期住在長崎的唐人(以福建泉州人為主)傳授給九州人的。至於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第一次接觸到的鹼水食品好像就是「支那麵條」。

十九世紀末在橫濱、東京一帶出現的鹼水麵「支那麵條」,源自何處?一八五九年橫濱開港後,從香港轉來的西方商人帶來華籍「三把刀」(裁縫、理髮師、廚師)。橫濱中華街最早的一家中餐館開張於一八七○年。廣東館子頗有可能做鹼水麵賣了。直到昭和時代,日本中餐館的菜單上,除了「支那麵條」(以及其後身「中華麵條」、ラメン)以外,一般還有「餛飩」「燒賣」「叉燒麵」,而後三者的讀音都是廣東音(ワンタンwantan 、シウマイsiumai 、チヤシュメンchasiumen )。我們大概可以肯定:日本「中華麵」的故鄉是橫濱中華街的廣東館子。

不過,ラメン的構成要素並不僅是麵條。它一方面引進了廣式鹼水麵,另一方面沿用了日本蕎麥湯麵的形式:清湯麵上擱幾樣菜碼。從一開始到現在,ラメン的標準菜碼是煮肉片(日本人叫它叉燒,但其實是煮的)、蔥絲以及乾筍。ラメン上擱的乾筍,早期日本人稱之為「支那竹」,因為日本沒有麻竹,更沒有醃製而成的乾筍。那發酵的香味,由日本人嘗來充滿著異國情調,好迷人的。ラメン的味道跟傳統日本湯麵最大的區別也就是源自乾筍的乳酸味。對ラメン如此關鍵性的乾筍,當年是從台灣專門進口的。定居橫濱的廣東華僑從台灣進口砂糖、茶葉以及其他食品向日本市場販賣。當台灣割讓給日本以後,台灣產乾筍更是湧入日本市場,我估計,促進了ラメン的誕生。

記得小時候吃ラメン,除了「叉燒」煮肉片以外,覺得最珍貴的就是「支那竹」,因為那是外國食品,在ラメン上才會出現幾條,平時則見不到的。猶如披薩餅上的碎黑橄欖。不僅家裡不會做,而且商店裡都沒有得賣。所以,一九六八年,桃屋公司在電視上宣傳瓶裝「メンマMenma(在日本沒有漢字表記)」跟「榨菜」同時上市之際,幾乎轟動了日本全國。

「メンマ」是甚麼?不外是「支那竹」,只是受了即將跟中共建交的政治環境之影響吧,桃屋居然以當年沒人聽說過的新名詞「メンマ」來推銷。後來我得知,那是台灣出身的食品批發商丸松物產公司老闆松村秋水起的名稱,乃「當麵菜碼的麻竹=麵麻」的意思。轉眼之間,「メンマ」膾炙日本人口,代替了舊名「支那竹」。

至於「支那麵條」這名稱甚麼時候變為「ラメン」,也沒有定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從外地復員的阿兵哥沒有工作,處處拉著「屋台(流動售貨亭)」,吹著嗩吶,賣中式湯麵。其中不少是原日式蕎麥麵廚師,為迎合社會上的新潮流改做「中華麵條」的。

一九五八年,大阪日清食品公司推出了「チキンラメンChikin Ramen 」,乃日本歷史上第一種速食麵。該公司的創業老闆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是台灣嘉義朴子人。他家鄉盛產意麵,顯然給「チキンラメン」提供了藍本。後來在日本市場陸續上市的泡麵,通用名稱是「インスタントラメンInstant Ramen 」,館子賣的「中華麵條」也被稱為「ラメン」。一九七○年代以後新打進東京市場的「札幌ラメン」「九州豬骨ラメン」等全用了ラメン。舊名「中華麵條」很快就被淘汰了,更何況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支那麵條」。

可見,實際上就是安藤百福給「支那麵條」正名,為ラメン日後成為日本的「國民食」鋪路的。他後來也發明了劃時代的新商品「Cup Noodle」而暢銷國際。二○○七年,他去世的時候,美國《紐約時報》竟然登了篇社論題為「謝謝麵條先生」。

 

從ラメン的誕生,到成為日本的「國民食」,一貫都有不可低估的台灣因素。當初是台灣產乾筍的發酵味迷住了日本人,使他們對「支那麵條」愛慕不已。後來,松村秋水把「支那竹」改名為「メンマ」,由桃屋推出後膾炙人口。然後,安藤百福把傳統意麵改良為能夠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チキンラメン」。他到美國考察時發現,西方人把泡麵放在杯子裡吃,因為西餐有麵湯(noodle soup)的傳統。為了打進國際市場,一九七一年日清食品推出的全球第一種杯麵「Cup Noodle」果然在世界各國大受歡迎,ラメン終於從日本的「國民食」再上一層樓成為「世界食」了。箇中的台灣因緣,該被記憶下來。

──摘自大田出版 新井一二三 八月新書《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P015~020部分內容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蜂蜜果凍天天開心髮型

活動時間:2012年8月6日~8月17日止
只要活動期間在[蜂蜜果凍天天開心髮型 按讚送好禮活動!]這篇文章按讚,你就有機會得到沙宣旅行熱髮捲一組喔~動作快!!!!!!

  

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當妳做好這款髮型,相信身邊的朋友都會不斷驚歎妳的一雙巧手!

變髮難易度兩顆星喔~

換髮等於換心情  

步驟1.分區 把頭髮分成上下兩區,上區頭髮夾好。把下區頭髮轉成髮髻。這個髮髻要稍微側向頭的一邊,但是要留點空,好為下面的小髮髻留層次。

步驟2.固定 用夾子把下面的髮髻固定好。

步驟3.分區 把上區頭髮散開,再分成兩區,把其中的下區頭髮彎向下面大髮髻側的那一邊更外 面,盤成小髮髻。
 

步驟4.扭轉 把剩下的上區頭髮向下扭轉。

步驟5.固定 一邊扭轉一邊把髮尾圍繞兩個盤好的髮髻一圈,固定。如果頭髮不夠長,能繞到哪就固定到哪。

完成 完成了? 對啊! 就這麼簡單。有好看的頭飾可以選一個戴上,還可以有固定的作用呢!

 

以上摘自大田出版九月新書 變髮高手黃申《換髮型等於換心情》部分內文     

 
 
感謝沙宣贊助【PINK ANGEL粉漾天使】第二屆沙宣代言選拔活動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06030他們都是恩佐送給讀者的天使。閱讀追夢的軌跡,或許能帶給你些許撫慰與力量,持續前行。

文◎大田出版編輯d小調

一年後,恩佐回來了。

從《妖怪模範生》出發後,這些日子恩佐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旅行,手作公仔,去曼谷書展見可愛的讀者……以及從未停止用手中畫筆,描繪出一張張插圖與故事。好多新的舊的故事在他腦子中輪番演出,它們也許不像《妖怪模範生》般如長篇動畫電影,只是延伸某個點與面,用短篇幅的文字與圖去說解人生際遇,小小的,卻很有力道與韻味。

回到讀者面前的他,從那些盤旋腦子的新舊故事中,選出了7個短篇結集成《阿夢的故事》。那被人忽視的鋼琴少年,再怎麼努力彈也遇不著知音,寂寞,質變了他的身體……從小不被人喜愛的阿夢,遇見了阿名與阿利後,人們一下子簇擁到他身旁來了,但他感受到「愛」了嗎?……還有那愛畫畫的羊男,努力畫到右手都受傷綁著繃帶,只能用左手繼續畫畫,他說:我想要畫出100個故事。我明白夢想最後可能只是碎成一地的妄想,不過我確信,我終究不會一無所有……

是的,為了夢想而努力,不一定能得到掌聲或成果,但經驗了努力的過程,就已經不是一無所有。7個故事中的魚男、鳥人、阿夢、大猩猩、羊男與鋼琴少年……他們都是恩佐送給讀者的天使,從他們身上,你會看見自己也有的盲點、缺點與優點,閱讀他們追夢的軌跡,或許能帶給你些許撫慰與力量,持續前行。

文章標籤

titan編輯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